边疆地区高中化学优化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1期   作者:何再林
[导读]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要想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何再林
        临沧市临翔区一中677000
        摘要: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要想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尤其在边疆地区高中,这种学生在班级中占据的数量居多。因此,化学课要将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态度作为关键的授课宗旨,在正确学习的目标上,主动地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关健词: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化学教学

        引言:因为高中化学课上授课的时效性,有助于学生理解以及记忆化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单独发掘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水平,加强自身的整体素养。作为高中化学老师要意识到这一点,优化教学思想,进行化学课堂的革新,在思想上注重起来,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加强化学课上的授课效果还有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优化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授课思想中,部分老师只是负责给学生上课,学生只负责听,但学会了多少,老师并不知道。在课上老师也不重视学生的理解以及吸收的状况。老师在课上一味地依照自身的想法给学生讲。但是学生就依照老师所说的内容去听、去背,有关知识产生的环节和原因,都很少进行了解、思考。这样的授课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有积极性,课上授课效率低。所以,老师要先转变授课思想,优化传统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起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上的中心,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学习。老师要策划好课上的每一个流程,实施有效的问题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兴趣地投入进来。比如,在教学有关“碳酸钠”这知识的时候,“该怎样划分白色固体形态的氯化钠还有碳酸钠”,老师和学生可以开展探讨以及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平等的和谐氛围,给学生制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自行探究以及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进而加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课程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在平时授课中要建立高效率的授课方式,提高高中化学授课的时效性。此外,老师要懂得灵活地使用教材,依照所带班级中学生的特点,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学会备学生,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还有接受范围,合理地安排授课内容。比如,像先后隔了几节课相互调换这就是不合理的,这样就会加大学生心理上的负担,也会给学生的复习带来不方便。一节课要几个课时完成,每一个课时分配的内容是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一节课讲多少、讲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依照学生的情况来定不能强行要求。
二、注重基础知识,强调基础知识掌握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挑选学生感知世界和服务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掌握最基础与最关键的知识,打好科学素养培养基础。

如“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相关内容教授,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主题研究中,教师给学生举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化学物质,包含调味料:味精、食醋、盐等;衣物材料,包含全棉和真丝;金属材料,包含汽车、飞机与自行车等,使得学生感受到化学存在于我们身边,这样利于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具体含义,体会化学物质的分类技巧,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巩固和归纳。物质的分类转化表面上是比较简单的,然而若学生可以打好基础知识,元素和化合物的学习会轻而易举。由此,高中化学看似繁琐,若教师可以把学生现有知识视作前提,在学生熟悉的科学现象与生活上入手,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关联,纳人经典化学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増强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科学素养。
三、积极开展学科活动
        通过学科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能力和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基本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调查,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形成饮食计划表。调查对象包括面包、蛋糕、薯条等多种类。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化学知识”。可以说,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场景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感知化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并能够让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创建探究实验课例型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化学教师应树立“传递知识”走向“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抓好了实验,学生才能在实验课堂的互动中学会求知、学会交流、学会协作、学会做人,才能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实验实验探究课的高效互云以探究二氧化硫化学性质为例,教师可以采用POEC教学策略,让学生分组讨论预测SO2的性质,学生积极参与,激烈讨论。学生汇报后,教师评价总结:①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一酸雨的形成;②与碱溶液反应一一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③易被氧化一一酸雨在空气中酸性増强;④具有还原性一一根据化合价判断。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实验试剂和仪器来设计实验,验证预测。预测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并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沟通、探索、展示的平台,营造了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手和脑都动了起来,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结论:总而言之,加强课上授课时效性是新课改化学授课的关键。在实际的授课
中老师要以兴趣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验为手法,指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宰者,培养学生的化学修养以及整体能力。
参考文献:
[1]计从斌,林建芬,许逸群,周育妹,杜驰俊.基于POE策略的高中化学“酸雨”教学[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07):60-62.
[2]张瑞芳,吴晓红.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教学——以“水族箱废水利用”为主题[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07):67-71.
[3]洪晓岩,陆国志.核心素养诉求的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探索[J].山东化工,2020,49(13):141-142+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