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枢
福建省仙游县第三实验小学
【内容摘要】“综合与实践”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旨在让学生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经历全程参与学习实践,并解决现实生活中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从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8页]]
【关键词】综合 实践 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倡导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9页]]
一、问题及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所用的课时数较多,从准备到授课,往往需要3-4课时,甚至更多的是花在课前准备上,再加上“综合与实践”一般没作为检测考查内容的范围,很大一部分教师会把这一类课程“边缘化”,出现对此课程的教学过于随意。再者,有些需要到户外开展或调查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安全问题,孩子的天性又好动、爱玩,课堂教学纪律不好调控。
2、教学内容难借鉴
对于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没有去尝试“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缺乏可供借鉴的相关教学经验;与此同时,相关配套的资源也相对匮乏;学校现实情况和学生实际水平无法达到实践预期目标,基于以上原因,致使教师在“综合与实践”的课程教学中毫无头绪。
3、教学评价难衡量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相对较开放,学生的回答和反馈也可能灵活多样。因为没有一把有效的评价衡量尺子,如果继续遵循传统教学中的固定模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相对而言,很难把握,且这样的评价缺乏实际意义,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教学与策略探究
在参照课程标准、查阅网络资源和讨论分析基础上,我们依据“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把第一二学段20节课(2013版人教版教材),分为动手操作类、游戏活动类、调查访问类、课题研究类四大类。
1、动手操作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通过制作、试验、实验、测量等方式得以实现。实践内容有以下几种类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下同)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二年级上册“量一量 比一比”、三年级下册“制作年历”、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等。
动手操作类的教学策略:
第一,做好教学前活动准备,如布置活动场景、收集活动素材、准备活动工具等。
第二,科学性地制定教学活动计划与具体实施步骤,让学生知道活动流程,并强调应该注意的地方等。
第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四,教师要及时结合问题线索,予以方法上的引导。
2、游戏活动类
好奇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此类课型需紧扣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把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到游戏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去摸索、尝试、感受数学带来的“别有趣味”,然后有机地渗透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及策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爱上这类课型。实践内容有: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五年级上册“掷一掷”等。
游戏活动类的教学策略:
第一,围绕活动内容,设置游戏活动的场景。
第二,明确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
第三,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浓厚的数学味、数学价值。
3、调查访问类
调查访问,也称为“小调查”,主要是围绕高段学生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较强特点,在充分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制定好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的方法,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并通过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决策。实践内容有:六年级下册“绿色出行”、“生活与百分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节约用水”等。
调查访问类的教学策略:
第一,制定好调查方案及相关的记录表格,制定好调查内容和可操作性方法。
第二,明确调查所需要的数据,并用数学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归纳。
第三,对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思考,充分让学生经历分析、发现、归纳、运用的过程,并以此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四,在课后巩固中可利用课堂所归纳的数学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验证,拓展延伸至具体的生活实际当中。[[[] 叶蓓蓓,黎诗瑜.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2011版第一学段为例[J].数学教学研究,2015,(02) ]]
4、课题研究类
课题研究,就是围绕“小课题”所开展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之前的调查访问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相比之下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内容覆盖面相对较广。如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北京五日游”、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等。
课题研究类的教学策略:
第一,和调查访问型课例相似,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相关方案的制定、相关调查表格的设计,指导学生做好方案表格所需的各种要点登记和整理。
第二,教师要全程参与实践研究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交流,发挥小组合作模式,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环节进行适时指导和小结。
第三,在调查研究后,提供给学生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体会和收获成果的喜悦。注意的是,教师要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不作好与坏,优与劣的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思维的碰撞。
每种课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策略,各种课型的特点和方式联系密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对课型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策略。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综合实践课程目前来说没有现成的路上我们去走,但只要我们深入学习探究,不断实践反思,总会找到适合教学的路,找到通向成功的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