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琴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 322200
摘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教师应将其与其它课程区别开来进行教学。教师在对其研学实践中,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进行把握,探讨了研学实施策略,进而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效果及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研学;策略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策略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寻小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学实践活动中来。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研学活动中,一定是对研学的选题感兴趣的。如果学生没有兴趣,研学的过程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达不到好的效果。所以,确定合适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学生对大自然就很有兴趣,季节的更迭,小动物的生活……例如,秋天到了,就可以布置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寻找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投身于田野中,亲眼看一看玉米长什么样子,麦子长什么样子,了解五谷杂粮,这样的活动不仅教给学生知识,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仅仅只生活在城市,更应该看到大自然的奇妙。在选题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观察蚂蚁搬家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到一只蚂蚁虽然身体小小的,但是,一群蚂蚁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让学生们感受到蚂蚁这种有组织的,团结的力量。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要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将学生想要了解的问题罗列出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探索、实践,获得答案。教师应该给学生打造一个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自由地畅想。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自然、社会、科技引起足够的关注,让学生们积极地走进社会,走入生活。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且可以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去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能丰富学生的阅历。学生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度去寻找问题。比如,水污染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噪声污染的问题、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外星生物真的存在吗……
所以,选题很重要。学生的思想天马行空,选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开放性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策略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它的综合性上,综合就是将一些东西集合起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乃至整个精神世界。让学生在书本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在生活实践中养成健康的心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研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我们信奉科学,对待事情有严谨理性的科学态度。我们也有人文情怀,铭记历史,有激昂感性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科技馆,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特别指定的四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整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一开始,可以对活动进行简单的设计,从考察调研开始,之后设计活动,最后实施活动,使各个要素全面整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上,未来是信息化的社会,电脑的基本操作是每个学生必要掌握的技能。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更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的教育可以向校外延伸,向社区延伸,让学生对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居委会、我们的餐饮、我们季节的更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假期大家都是怎么过的、水果有哪些学问等一切生活中的事件产生好奇。这样将校内的课程与校外的课程进行整合,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分析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按照以下五步进行。
课程研学的第一步就是分小组讨论。将班级成员按照其性格特点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活动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集思广益,从各个不同角度看问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每个小组制定纪律规定可以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二在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主题。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才能更好的开展讨论与调查。在主题确定方面,上文已经详细说明了选题的一些策略。
第三就是制定活动的方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通过考察、参观、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技术的培训。可以告知学生一些相关书籍、网址,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收集资料。让学生利用相机、手机,记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做好资料的保存与积累。
第四是整理活动资料,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小组将其研学的内容进行汇报总结。从活动的名称、时间、组织形式、活动的参与者、期望达到的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获得的成果来进行总结。
第五是总结交流评价阶段。教师要主持此项汇报工作,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组长,将各个小组的研学情况进行汇报。教师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小组发言过后进行评价,对每一个小组的优缺点给予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到不足去修正它,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发扬优点。最后,教师要总结此项活动目的是什么,得到了什么。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全局观的角度看待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小学生为主体。用新颖的主题、人性化的管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研学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更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加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梁瑞.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与途径分析[J].教育革新,2019(09):63.
[2]殷文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与途径分析[J].天津教育,2019(23):146-147.
[3]黄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44-145.
[4]崔允漷,雷浩.优质学校课程建设的专业规范[J].人民教育,2019(Z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