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华淼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浙江 绍兴 312033
摘 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促使初中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能够对 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行改进和完善。互联网技术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教学过程得到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相 适应的教学环境,还可以促使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综合应用
从上世纪80年代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到90年代后的iit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正以强有力的势头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各个学科都在寻找着与信息技术的最优组合,心理健康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校现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突显出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视这些问题要加以解决,因为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直接影响到学校是否能继续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延续下去。在初中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如果学生们对课程拥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学习了。这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的开展。现如今,在我国大部分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大多数学生们意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于老师传统的授课方式更是提不起学习兴趣。对于以上的情况,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和目标严格把控,要多在课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在课程的开展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整合在一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从中可以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从初中生对新鲜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的心理角度出发,可以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放映一些声音、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代替老师的讲解。比如,教师想为学生讲解尊重别人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需要尊重别人的课程时,在这时就可以放映一些视频短片,在这其间学生就会自己从中体会到尊重别人的重要性,以及认识一些人与人之间都是需要相互尊重的道理。教师逐渐地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授课,学生们慢慢就会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感兴趣,从而到达教学目的。
二、通过概率事件展开心理教育,实现对初中生的行为进行
有效的规范
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发生这些事情是具有一定的概率的,所以,被称之为概率事件。在发生这些情况的时候,授课老师要先镇静下来,要尽快地对发生的概率事件进行分析、解决。在中学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老师还能从概率事件对学生加以各种心理健康教育。
就比如,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经常会把授课地点安排在机房。机房会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实现学生更好的学习效率。
但是在过了几次课之后,老师发现有的学生离开机房时不关好电脑,还有的学生把座椅乱放,这些情况对机房都有着可大可小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授课老师就应该对于该概率时间做出解决,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教育。在上完课的时候,让学生先别撤离机房,等学生站起来要走的时候,让他们看看这乱七八糟的座椅,问问他们如果下节课上课的是你们进来的时候会不会造成拥堵。教师这时就要让学生把电脑关好,座椅摆放整齐后再撤离机房。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养,也方便了下一节在机房上课的学生。因为座椅摆放不整齐学生们在进入机房时容易造成拥堵。经过教师的教育过后,学生会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联系教学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进行
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怎么制作网页软件。让学生们自主的制作相关的心理网站,学生会在学习和创作心理健康教育页面的过程中,学生会查找相关的心理资料进行查找、浏览和整理,例如,自己患有了心理问题是否要告知父母、朋友等有关问题,学生通过如何制作心理网站,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达到心理健康的教学目的。
2.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网络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样的话在学生上网冲浪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匿名上网。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时候都不会与其他人直接说出,学生有可能会在网络上跟陌生人述说出来。在相互不认识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给学生安全感,会让学生更加的畅所欲言,说明自身情况。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利用信息技术内容实现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中学生对电脑散发的魅力无法自拔,电脑本就带有着强大的娱乐性、功能性和知识性。除了这些属性电脑还带有时代性,它能告知学生新事物的到来,因此它常常吸引着学生。 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任务不仅是要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运用在实践操作上。老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夹杂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内容过程中,这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就像学生都比较喜欢在电脑上打游戏,老师就可以把本课程的内容改编成答题类型的游戏,让学生们答题过关,这样的课程相比于传统课程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积极性的学习该课程。学生们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目的自然的也达到了。
五、结语
结合本文所述,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简单且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从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为每一位同学制定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做的好处是更轻松的培训学生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叶金勇,鞠建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初中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
设[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06).
[2]甘贞洁,李红云,陈汉红.初中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
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5,(09).
[3]张玉良,冯尔娜.浅析初中教学中心理教育的发展策略[J].考试
周刊,2018,(35).
[4]许国彬,黄红清.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
思想教育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