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乡土地理 构建高中地理知识框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郝拓
[导读] 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区域发展几个模块

        郝拓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区域发展几个模块,巧妙运用乡土地理,将高中知识串联起来,让枯燥的地理知识形象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乡土地理  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  知识框架

        乡土地理是地理学科科目之一。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就曾主张教给儿童乡土地理知识。1904年,中国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初等小学堂一、二年级讲授“本乡地理”。内容为“乡土之道里建置,附近之山水以及本地先贤之祠庙遗迹等类”;目的在“养成其爱乡土之心”。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陆续出版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编辑印行。每省五册,供初小一、二年级上、下学期以及三年级上学期用。教材内容浅显,并配有山川名胜、物产交通的插图;书前冠以全省最新精测地图。
        地理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将乡土地理融入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
        一、巧妙运用乡土地理构建高中地理学习框架
        开学第一课采用融入乡土的的方式,让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有一个直观的把握,并且能够直观了解地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首先,让同学们观看本市地图,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初中所学地理知识,描述家乡的位置,并且评价家乡位置的优势和劣势。
        其次,展示相关地图和统计资料,让同学们根据所给的地理信息,尝试描述自己家乡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矿产资源。让同学们对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有直观的了解,并且能够尝试从地图、统计资料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然后,展示相关人文地理统计数据和地图,让同学们描述家乡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旅游业、交通等人文地理信息。
        最后,让同学们担任一天“市长”,就家乡的自然、人文资源,对家乡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设计这样别开生面的第一课,既让同学们对高中地理的框架有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开拓了同学们视野,结合自己家乡实际应用所学地理知识。


        二、融入乡土地理,让学生轻松掌握自然地理规律
        在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乡土地理知识,让枯燥的自然地理原理规律变得生动形象。
        讲到气候方面,结合乡土地理提问“巴山夜雨涨秋池”体现了什么地理学原理。引导学生从四川盆地的地形着手思考。四川多盆地,周围是山,所以盆地相对地势较低,地势低的地方气温高,空气湿度也高。晚上,气温下降,山顶的冷空气下沉,将盆地上的湿热空气挤压抬升,湿热空气在抬升过程中受冷凝结致雨。
        讲到太阳辐射,引入四川和西藏纬度相当,四川人皮肤较白,西藏皮肤较黑的案例。西藏的海拔高,晴天多,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大。四川地处盆地,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小。
        讲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引入四川峨眉山,引导同学通过自己的爬山的经历,直观寻找爬山的时候山脚下和山上的植被的变化,进而思考引起山地垂直分异的原因。
        三、结合乡土地理,拓展学生人文地理知识面
        在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巧妙结合乡土地理,拓宽学生的人文地理知识面,让同学们轻松领悟人文地理的精髓。
        讲到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展示所在城市的规划图,让同学们找出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特点,并尝试总结出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的影响因素。
        讲到农业区位条件的时候,尝试利用家乡农业分布图,思考家乡不同农作物的区位条件。比如四川雅安名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也是四川乃至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区,利用乡土地理知识,让同学们分析茶叶种植的区位条件。雅安以大相岭为界,北部主要种植猕猴桃、茶叶,南部主要种植花椒、苹果、梨、黄果柑,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材料,总结分析雅安南北作物不同的影响因素。
四、融入乡土地理,学会区域发展的分析方法
        区域发展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上分析某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实际教学中结合自己家乡的自然、人文特征,然后分析家乡的未来发展,让所学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也便于巩固应用所学知识。
五、编写“家乡志”,巩固强化区域地理学习
        讲到区域地理知识的时候,让同学们根据“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区域发展”区域地理的知识框架,查阅相关资料,自主编写属于自己家乡的“家乡志”,让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得以延伸应用,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地理学以区域性和综合性强,难倒了大部分同学,如何突破地理学难点,让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化,显得尤为重要,“乡土地理”为地理教学搭建起了形象生动化桥梁。着眼于同学们最为熟悉的区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给同学们展现生动形象的乡土地理知识,使得书本知识得以延伸、拓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