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
湖北省潜江市机关幼儿园 433100
摘要:疫情过后,幼儿园学生重返校园,大部分幼儿刚刚在集体生活中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消失了,像以往良好的用餐习惯和午睡习惯没有了,严重打乱了幼儿园教育教学,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确保能够注重多种策略的开展,帮助幼儿尽快与恢复良好的常规习惯,让孩子尽快适应集体生活。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还应该想一想开展常规培养策略的要点,尽可能积极与幼儿沟通交流,确保在疫情后可以尽快恢复以往的教学。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后疫情时期幼儿常规培养开展分析,并阐述了相关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常规培养;后疫情时代;策略;幼儿
引言:幼儿园作为培养幼儿集体生活习惯的重要环节,需要的得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视,再加上由于受疫情影响,幼儿园已经长达半年没有开园,导致幼儿的良好习惯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第一时间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后疫情时代幼儿园教师应该做好全面分析,掌握当前幼儿的学习情况,这样有利于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确保能够制定针对性常规培养,促使幼儿能够更加迅速高效的投入到幼儿园学习当中,最大化发挥常规教育的效果,为幼儿的学习与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一、后疫情时期幼儿园常规培养的重要性
常规作为幼儿园对幼儿的规定,幼儿不仅需要遵守,同时应该更加高效的适应集体生活,这样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因此,在后疫情时期,为了确保幼儿更加高效性学习,教师应该重视常规培养工作的开展,并全面掌握幼儿在疫情期间养成的不良习惯,确保可以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引导幼儿更加高效学习,减少影响因素的同时,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帮助。所以,幼儿园教师在后疫情时期进行常规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事先全面分析幼儿的实际情况,这样可以优化教育教学方案,从而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有规律的教学,使得幼儿更加高效参与学习,避免受不良影响而限制幼儿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培养幼儿常规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定,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全面分析,使得幼儿可以在规定时期吃饭与休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如饭前饭后洗手,可以自主上厕所等,充分发挥常规培养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幼儿有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常规培养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无法提高培养的效率,甚至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方案设计的效果,促使教育教学效果大幅度提升[1]。
二、后疫情时代幼儿常规培养对策
(一)爱心去呵护幼儿
由于超长的假期,幼儿在家生活的过程中,家长通常都是以幼儿为中心,但是在后疫情时期,幼儿无法第一时间习惯一对多的教学形式,甚至在课堂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无法在第一时间融入,这会对幼儿的学习与未来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必须要得到教师的重视,确保能够优化各个环节教学工作,围绕幼儿开展教学,使得教育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减少影响因素的同时,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而且由于幼儿长时间远离校园,经常会出现过激的反应,教师应该对孩子包容与理解,并细心进行教育,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案,创设针对性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与小伙伴交流,减少冲突的出现。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幼儿感觉的不受关注,幼儿园教师还应该做好全面分析,尽可能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促使幼儿能够高效学习课本知识,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不仅如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正面的对幼儿进行鼓励,提高幼儿参与学习的信心,并且可以实时与幼儿沟通交流,使得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在教师的呵护下更加快速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2]。
(二)正面引导与督促
受到新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各个阶段学生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幼儿园幼儿来讲,其他阶段的学生可以在家上网课,而幼儿园的学生则不同。所以,幼儿在家难免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惯,在参与学习与活动时过于好动,在课堂无法全程集中注意力。
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实时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如某幼儿坐姿不正确,经过教师的纠正后改正和幼儿的坐姿,带到幼儿坐姿正确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表扬,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参与学习的信心,而且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除此之外,教师在表扬某个幼儿时,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会积极的模仿,使得每个幼儿都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有利于为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同伴之间的模仿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常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寻找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促使幼儿可以更加积极参与学习,掌握更多重点知识,适当的表扬,促使每个幼儿能够关注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并积极的学习与模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教育教学的效率有效提升,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为幼儿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帮助。
(三)耐心的对幼儿进行教育
虽然每个年龄段幼儿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但是每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自身的特征会影响整体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常规培养效率。因此,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这样有利于做好较为全面的优化工作,耐心的开展教学,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避免受某个幼儿的特征影响而限制幼儿的健康发展。例如,某些幼儿在爱走动,教师不能坐视不管,同时不能进行批评,应该耐心的进行引导与督促,确保幼儿可以改掉不良习惯,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设计的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更多知识,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如某个好动的幼儿起身离开座位时,教师这时候可以走到幼儿面前,提出问题,并细心的进行督促,引导幼儿争做听话的好孩子,让幼儿自主的回到座位,使得教师可以高效的完成教学,最大化发挥常规培养效率,确保在疫情过后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再受其他因素影响[3]。
(四)商讨规则
在疫情假期过后,孩子重返幼儿园,幼儿孩子在活动中纪律相对较差,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忘记了原本的活动规则,这不仅会影响幼儿自身的发展,甚至对其他幼儿的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照顾幼儿起居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与幼儿进行商谈,引导幼儿更加高效掌握幼儿园活动习惯,对小班孩子要适当的运用图片或视频,使得幼儿更加积极参与问题探讨,帮助幼儿掌握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要点,促使幼儿更加高效完成知识的学习,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帮助幼儿进行会议,让幼儿想起以前活动中是怎样做的,促使幼儿可以更加高效掌握活动的要点,减少不规范行为的情况,使得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适当的进行激励,如幼儿完成某项任务时可以得到小红花或实物奖励,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得教育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减少影响因素的同时,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家校合力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占据重要的作用,需要得到家长的重视。其中针对后疫情时期,为了确保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教师需要做好全面分析,掌握当前幼儿的行为习惯情况,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对学生的在家情况有着充足的了解,从而可以适当的安排课程表,为复学做准备。而且在复学后,幼儿园教师可以创建微信或QQ群,实时反应幼儿的在园情况,并针对幼儿在家不良习惯进行合理的调整,促使教育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确保常规培养的效率可以有效提升,减少影响因素的同时,引发与幼儿的共鸣。需要注意的是,在家校合力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分析哪一环节教学存在问题,并及时做好整理与优化,这样可以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限制常规培养效率,同时可以尽可能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园活动时积极与伙伴沟通,并且区域活动材料少时学会谦让,不会出现矛盾的情况,最大化发挥常规培养的效率[4]。
结束语:总而言之,常规培养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重要一环节,需要得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但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导致幼儿园已经停园半年,幼儿的常规习惯培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绝大部分幼儿的午睡与按时吃饭习惯已经被打破,这种情况为后疫情时期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教师应该不断做好全面分析,并宣召符合当前教学的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促使常规培养效率大幅度提升,使得幼儿能够在短时期内投入到集体生活。
参考文献
[1]崔珊珊.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2):274.
[2]张佳.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9):21.
[3]陈文清.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研究[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2):37-38+93.
[4]贺杰.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的几点思考[J]. 才智,2015(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