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张娟
[导读]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要求比较高

        张娟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中学   719200
        摘要:高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极易产生学困生。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积极分析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使他们及时转化,提升数学能力。基于此,文章就将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探究培养学生兴趣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
        引言:
        高中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基础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一时无法适应这种程度就会沦为学困生。高中数学学困生就是那些完全对数学概念、性质和定理等知识以及其中展现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能准确理解,且不能依照实际的步骤进行作图、运算和推理,更无法直接阐明自己观点的学生。因此如何培养这类学生的数学兴趣就成为了所有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受数学学科特点本身的影响
        高中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图形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广泛性和逻辑性,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往往比较高,尤其要求其必须具备强大的建模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和初中数学相比整体难度跨度非常大,因此便出现了一批学困生。
        (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高中数学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同时各章节知识联系较为紧密,学生一旦有一环没有完全掌握就会给后续的进一步学习带来直接影响,渐渐力不从心,长期下去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从当前学困生的普遍问题来看,其基础知识基本都非常薄弱,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等知识掌握不充分。
        (三)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高中数学学困生很多还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一是上课前没有进行针对性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并未及时解决,导致在课堂上无法全面集中注意力;二是不注重对知识的巩固和归纳,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注重独立思考;三是不注重对错题原因进行分析,导致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1]。
        (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更加抽象、逻辑性也更强,难度更高,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技巧型,导致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深奥的数学知识,渐渐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最终沦为学困生。


        二、培养学困生兴趣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初高中衔接,强化学生适应性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整体知识难度比较大。很多刚上高中的学生面对跨度如此大的知识内容往往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应的问题。高一数学是打好高中数学基础的关键所在,所有这就必须从此入手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一是落实教材衔接。可以直接将高中教材初中化应用,比如将教材简单化,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进行概念和定义的类比,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落实教学方法的衔接,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处理,注重低起点、多循环、小步走、重反馈,生活化。比如在教授“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的时候,就可以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礼盒然后提问“老师想要用包装纸将礼盒包起来,应该用多大的纸?”“如果要给里面放满彩色沙子需要使用多少呢?”以促使学生将其和生活联系起来。三是落实学习方法的衔接。很多刚上高中的学生其学习方式还使用的是初中的,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科学的学习方式,促使其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二)充分指导学习方法
        一是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通过预习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激发起兴趣。比如可以通过导学案帮助学生进行预习。二是教会其听课,能够跟着教师的思维积极思考;同时抓住重点做好笔记,重点留意教师上课总结的内容。同时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加强记忆,并适时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并和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比对[2]。三是重点培养其课后反思的习惯,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比如可以直接让大家准备一个反思本或者错题本及时把要掌握的内容和反思内容及时登记上去。四是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仅可以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也可以及时请教老师,通过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提升学习自信
        对于学困生而言应当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及时捕捉其闪光点,并制造一些闪光的机会。比如可以在课堂上选择一些他们能解决的问题适时提问学生,在其回答出来之后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此外,在强化学习自信的过程中还应当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比如在求值域问题当中,教师应当鼓励学困生重点掌握换元法、函数单调性和配方法等基础性的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其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学习自信心和竞争性。在鼓励的时候一方面应该要注意鼓励的及时性,即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要及时鼓励,以此刺激其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则要注重鼓励的合理性,不要滥用各种正面评价,也不要太过强调对学困生的鼓励,以确保鼓励能够产生良好的正面效果,促使其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应当充分分析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此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刺激求知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注重分层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落实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充分性,以此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困生问题,给素质教育的落实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满明天.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 000(024):53-54.
[2] 李智. 提高高中学困生对数学学科学习兴趣的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3):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