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郑冠群
[导读] 在小学语文学科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作文教育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郑冠群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        422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科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作文教育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与能力,让他们在平时的具体生活当中和他人之间展开友好互动与沟通,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让小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然而,作文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十分困难难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让小学生投入到作文写作活动当中,提升他们的写作激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科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经常会感到棘手,学生也会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学中没有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学生写作功底差,怕输出,甚至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1、忽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
        虽然《新课标》已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要求,但是很多教师还在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句子、语法和素材的安排上,会影响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长此以往,学生写作的兴趣会很低,也不利于提升写作能力。
        2、忽视从日常生活中选题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占据着权威性的地位,过度强调文章的思想,并没有考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在最后一段进行思想上的提升,文章的思想要一目了然。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感,如果学生采用空话、套话,久而久之就会对写作产生厌烦的心态。
        3、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作文是学生的内心感受的外在体现,是学生主观感受的表达。但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写作时就容易说假话,编造故事,不能发挥出自身的个性。
        4、教师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在学习中主要是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行模仿,而教师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之一。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小学生的知识面在不断拓展,视野也逐渐开阔,慢慢开始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很多学生都会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思考教师平常要给学生上课,课后还需要批改学生的作文,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呢?在这种思考下,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心中的顾虑。

因此,教师首先要正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面,改掉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指导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使其更加主动的投入到作文学习当中,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作文情境指导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真实,贴近现实生活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开展相关学习。
例如,在讲授《金色草地》一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设备的应用,为学生展现一幅幅逼真、震撼的图片,使其产生一种人在其中的感觉,与课文中的内容发生情感共鸣,希望将白身情感表达出来。继而,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有关植物、花草的作文,不仅提升了学生协作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有效保障作文的完成质量。
2、教会学生阅读,注重写作积累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与写作是两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属于语言输人;写作是知识升华的有效形式,属于语言输出,一人一出展现了语文的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关键通道,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不断涉猎、接受文化的熏陶,获取审美情趣,才能厚积薄发,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地步。不重视阅读的语文教学,在写作中必然会出现腹空笔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通过阅读丰富语言、词汇、写作素材,并尝试自主写作
以《观潮》一课教学为例,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其中涉及大量优美语句和令人心情澎湃的词汇用语。教学时教师可以侧重语言的分析,比如“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语句中注重空间顺序,为读者营造一幅清晰的来潮前景象。教师要针对这一点展开重点分析,让学生领会此种写作的妙处,从而积累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是确保其未来文学水平提高的关键,使其写作更具白己的风格特点,彰显写作魅力。因此,教师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思维。
例如,在讲授《灰雀》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分层分组作文指导方法。针对学生写作能力、语文水平的差异,进行合理分组。第一组的学生可以写出灰雀的内在特点和外形特征;第二组的学生可以以议论文的方式分析灰雀与大雁的各种却别;第三组的学生写出灰雀和现代人日常生活之问的关联。继而,不断强化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其积累更多的协作素材和协作技巧,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思维的目的。
4、强化体验,融人真情
        对于学生的积累,我们也要给子更多的方向感。比如说在生活的不断感受过程中,我们要强化学生从自身的情感出发,进行更多内心的思考。就像写作一样,如果没有融人更多的真情实感,便会让人读的感觉很空洞。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从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名人作家如何去进行自身情感的表达,也要让学生不断的在写作过程中去积极锻炼和运用,使自己的真实情感能够真正的融人在作文中。从思考出发,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就要从不同开始,尊重学生的差异。让他们发挥与众不同的所存在的光彩,让他们学会去描写个人有趣的经历和难忘的事物从心出发,进行生活。
三、结语
        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文章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灵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子能.小学语文作文浅析[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2):113.
[2]高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