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碧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天宫庙幼儿园 629000
摘要: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忠实可靠的伙伴,是他们获得快乐的源泉,对他们自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和老师也都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认为这样更有助于释放幼儿的天性。与室内游戏活动相比,幼儿更乐于从事户外游戏活动,关于这一点,很多老师也表示赞同,因为这样更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下面本文将对幼儿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的有效学习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主动学习理念;自主区域游戏
一、对幼儿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的观察
(一)对活动表现的观察
户外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与室内游戏不同,户外游戏更强调发挥小朋友的综合表现力,如动手能力、运用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表能力,甚至是自我保护意识。孩子们通常会在户外游戏中表现出积极得态度,如努力完成老师所布置得每一项任务,认真倾听老师得要求,努力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会在游戏中自发地去帮助那些需要被帮助的小朋友,有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有的则是单纯出于友谊,但无论“帮助”的动机是什么,他们这样的表现证明了一点,就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幼儿会出于本能来互相帮助,其中以大龄幼儿帮助小龄幼儿居多。
从他们相互间的沟通方式上可以看出,幼儿在进行户外游戏的过程中更多地会去关注游戏本身,但不一定会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凭借他们自身的喜好去实现他们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幼儿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有相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拿着变形金刚的孩子绝对不会去与手捧洋娃娃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玩物。这些都为老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并对他们做出准确评价,以为后面的有效学习指导提供了依据。
(二)行为表现下的发展需要
与成人一样,幼儿的行为表现与其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甚至要比成人行为的可信度还要高。为了更好地观察他们的内在需要,老师们通常会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游戏,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幼儿们的自主游戏选择主要以兴趣、年龄等特征作为参考依据,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他们会凭借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来频繁地更换游戏玩伴。这时就需要我们注意他们的行为和情感表现了,从而判断出哪些是永久性需要的,哪些是暂时性需要,并且我们还要去分析,不同需要之间所呈现出的关系,即是否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代替他们当前的需要,从而帮助判断哪些才是他们真正的需要。
通过分析所掌握的幼儿发展需要,对实现他们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有效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我们抓住幼儿的接受阈和排斥阈范围后,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了,进而使以后的户外游戏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二、支持户外自主游戏中有效学习的策略
(一)基于游戏内容的适宜指导
户外自主游戏对在游戏中实现有效学习是有帮助的,一切都要着眼于幼儿的兴趣,因此我们对幼儿有效学习的指导应尊重他们所营造出的游戏氛围。作为游戏活动的监督者、合作者、支持者,老师的合理评价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产生重要影响,过于夸张的表扬和消极性的批评都是不适宜的,我们应该把目光集中于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并根据具体游戏内容做出相应的指导。比如在“保龄球”(塑料球)游戏中,低龄段幼儿于高龄段幼儿明显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在不改变规则的情况下,若以相同标准去要求他们,低龄段幼儿显然是很“吃亏”的。我们可以考虑设置离目标近一些的起点,增加低龄段幼儿投中目标球的信心,当然,规则的更改也不光局限于幼儿的年龄,因为有些小班孩子的身体发育甚至要比大班某些孩子还要好,所以在游戏时,我们会将这样的孩子列入到大班的行列。
(二)基于发展创新的启示
创新是任何阶段教育都会提及一项内容,在幼儿教育中,老师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会在游戏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为幼儿留有自主发挥空间。但由于幼儿的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认知能力也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他们的创造力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与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指导。比如在“涂鸦”活动中,我们可以为幼儿设定一个主题,如“节日”,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开始“涂鸦”,内容表现可以是自己所经历的真实场景,也可以是自己的美好愿望,还可以是“无厘头”的抽象派创作。总之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丰富他们的想象,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在评价阶段,老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作品的闪光点,并以此来展开教育,使“涂鸦”活动成为一种有效学习的方式。然后指出作品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并要求幼儿去更正,以突出游戏活动的教育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中,教育者要时刻明确户外游戏活动的教育意义,一切从幼儿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并遵循幼儿的意愿,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去改善教学内容。兴趣是关键,需要是根本,幼儿的一切行为表现都是最真实的内心反应,老师在细心观察的同时,要努力去迎合幼儿,从而使他们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有效学习变得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陈长青.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探索与尝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5).
[2]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陆意玲, 崔艳.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提升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途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