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马向尧
[导读] 学生在承担学习压力的同时也一定会承担着自身的心理压力

        马向尧
        (云南省大理护理职业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学生在承担学习压力的同时也一定会承担着自身的心理压力,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而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作为选择了脱离传统学习方式的学生,承担的压力与传统学校的学生也有所不同,针对这种情况下所会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寻找相应对策。本文将基于高职院校背景探讨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前言:每个人都会成长,而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正常且频繁的事情。高职院校的学生缺少对于未来的确定性以及对于自己的自信感,由此会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而教师的帮助需要在一开始就建立在平等的交流之上,才会真正的接触到学生的内心,被学生所信任,真正的去解决问题。
        一、不够自信,缺乏积极能量
        在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最容易出现的第一个心理问题,就是由于脱离传统学习方式所产生的自卑感。因为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够好,或者因为自身家庭的经济压力选择高职院校,而大多数人对于高职院校的印象也并不佳,所以身处其中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在自卑的影响之下自身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悲观以及不自信的状态之下,对事情也会缺乏积极的看法,更多的抱有悲观的态度,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做好一些事情。
        针对学生的不自信感,教师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解决,因为思想问题与个人感受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定期召开班会,在班会上可以展示一些由非传统方式走出来的名人或者是成功人士。对于学生来说比起理论的知识与安慰,实际的成功案例更能让他们对于当前的道路建立自信,但是教师同样也要告诉学生,不管是传统路径之下还是非传统路径之下,想要真正的成功都需要通过努力实现。在努力之下,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只有现在通过努力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内心的强大之下,才能够变得更加自信。
        二、厌学心理,逃避知识学习
        学生在不够成熟的时候,面对过多需要学习的内容时,往往会产生反叛心理,下意识地去进行反抗,采取不听课或者不学习等方式,而相较传统的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中学习氛围较差,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状态容易受到影响,对于学习产生本身的反感与抗拒逐渐变成一种心理问题。在这种心理问题下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意味着痛苦,学生无法在学习中感受到自我提升与自我充实的感觉,也自然无法在学习中感到快乐。
        对于学生所产生的这种心理问题,教师需要首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也会有快乐。想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让学生接触到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使用新的教学辅助设备进行创新教学,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可以让课堂中的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能让自己成为唯一的课堂参与者,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才是让学生真正加入课堂的方法,如果学生只作为课堂的聆听者,在失去控制感被教师主导的情况下学生会本能的产生距离感,逐渐成为一种心理问题。所以教师主动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教学过程变得有趣,选择更多有实际价值的知识,对于教材内容进行精简筛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解决学生这一心理问题的真正方法。


        三、迷茫感受,缺少目标未来
        相较于传统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学生需要更早的自主思考自己的未来道路,但是由于受学生本身年龄以及社会经验、认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无法找到一条明确的未来的发展道路。在迷茫的情绪之下,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会逐渐加重,在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时,学生无法沉心学习,在生活中也会产生焦虑、暴躁的情况,久而久之情况逐渐加重,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如果进行人为干预,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恶劣影响,而身为教师,有义务让学生建立在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较前两个问题,第三个心理问题较好解决,本身属于更加实际的问题,所以只要教师给出实际解决办法,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会得到很好的解决。针对学生本身对于未来产生的迷茫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首先,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其性格以及学习特点进行分析,给出针对性的未来建议;其次,要认真聆听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的想法,或者说对于哪些方面感到迷惑,由教师作为第三方的身份进行思考,给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之下明确自己的未来道路及发展方向。当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时,迷茫感就会逐渐消散,带来的心理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逐渐被解决了。
        四、情感问题,进行疏导解答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心里的逐渐成熟,情感困惑也会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很大的地位。高职院校的氛围相对轻松,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会让尚且年少的学生处在混乱的状态中,对于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作为生活阅历丰富的教师们,并不应该因为学生年纪较轻,不够成熟就对学生的情感问题进行忽略,而是应该认真看待并且帮助其解决,帮助学生保持理性的认知与态度,切莫因为情感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学习阶段,其实学生应该更加专注,但是情感问题不可避免,所以只要在发生之时进行妥贴的处理,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在教学之时,教师要记得向学生们传达平等的思想,首先让学生们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在发生问题时保持冷静,第二点就是告知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而想要这一点真正落实首先需要教师在遇到学生求助时不应该因为问题小而轻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问题在进行求助之时是被认真看待的,然后教师应该基于自己的经验给出更加有效或者有作用的意见,让学生从其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之时才会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也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避免其成为一种心理问题。
        结语: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是必要的,只有家长也一起行动起来,学生才会生活在一个更加健康、温暖的环境中,心理问题也会相对减少。
        
        参考文献
        [1]李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37-38.
        [2]岳吉方.关注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长效监控机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62.
        [3]申彦丽.“心理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模式探索——基于心理普查结果[J].轻工科技,2020,36(10):120-121.
        [4]刘湘玲.高职大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与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10):1500-15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