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龙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四川 眉山)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科技教学产物也逐渐与学校相互融合,不仅让学生的学习资源得以扩充,更让学生能够在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数学重点知识。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在微课方面的运用较为狭隘,但我相信,经过无数人们的深入研究,微课教学将会成为高校数学教学主流。
【关键词】微课;高校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微课是一种集教学概念、学科特点、内容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目前我国高校数学的教学方式已经令学生感到麻木和枯燥,更满足不了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微课的出现最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生活、学习。因此,高校需深入研究微课教学,以此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一、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虽然高校注重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但数学教学仍然是大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点科目,但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做到自主学习。因为其科目较为繁杂,且环环相扣,不仅如此,高校数学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宽广,且知识点十分深奥,学生很难在正常教学模式中深入理解。高校为了保障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进度,几乎每堂数学课程都是非常紧促的,学生一旦有意外事件少学习一部分内容,就很难与后续内容连接到一起,从而导致高校数学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我国高校数学教学中逐渐呈现许多弊端,第一,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所下降,一旦对其内容不能够深入理解就会产生困乏现象,课余时间更不花在复习巩固上,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不能有效提升。第二,高校学生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很难通过笔记记录的方式在课后时间内反复预习和巩固,多数都使用手机拍照形式来敷衍教师。第三,目前高校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在教课结束后走的比学生都要快,且学生很少去与教师在课后谈及数学问题、学习方法,甚至有的数学教师根本不会去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多数都使用网络软件如QQ、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或是向教师提出问题。第四,当前高校数学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师往往照本宣读为了应付工作敷衍了事,很少会采取现代一些新型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高校数学教学质量较差。
二、微课相关概述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指的是为了适应我国教育发展进程,满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求而开展的以视频播放为载体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清楚体现知识点,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相对短
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教学时间相对短,传统教学方式一般以45分钟为一节课,而微课的课程一般是在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的教学时间相对传统教学方式较短.微课的特点也很显而易见,微课教学问题比较聚集,主题也比较突出.微课的主要特色是课时时间短,但内容更加精进,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微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视频,其虽然简短但生动,容易被大众接受.
2.教学内容比较少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的教学方式所教学的内容相对少,而是将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集中,并且突出主题,微课主要针对的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或者存在疑问的方面,通过微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更加直接化、简单化.微课的内容虽然精简,但是能够突出主题,提高教学的效率.
3.教学主题较突出
微课教学方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主题突出,通过一个视频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中包括教学的反思、学习方式和方法等.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发现知识重点和难点通过传统方式传授,学生比较难吸收或者理解,因此,通过微课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将重点和难点简单化.
三、微课在高校数学中应用的意义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微课作品为主题的微课教学评比大赛,大赛的举行引起了我国各个院校的重视,并且微课在高校中的应用同样吸引了高校众多教师们的眼球,微课的概念和应用成为高校教师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微课虽然教授的时间比较短、内容比较少,但是能够集中将教授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解说.微课教学被限制在10分钟以内,是根据心理学对注意力集中研究所做出的决定,研究表明正常人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0分钟以内.微课的理念也非常符合我国现代化教学的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微课作为我国新型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微课教学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微课教学能够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和负担,并且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多方面素质和能力.而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缓解学习的疲劳和枯燥.在《中国高校微课报告》中曾指出,未来微课在高校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并且可能成为学者对院校进行综合评价和考量的标尺,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力.而高校数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的方式开展高校数学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的进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基于微课程的高校数学教学策略
(一)确定适合微课教学的大纲
微课虽然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高校科目都适应微课这种授课方式。
经过实践和科学证明,微课这种授课方式比较模式化,它就是对其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目的性的讲解并且收集各种有用资源加以利用,经过一些完善和实践过程.事实证明数学比较适合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因为数学一般涉及的公式的推算、基本原理,都是比较不容易听懂的内容,一定要确定教学大纲是否适合微课,然后录制微课小学堂,录制完成后,学生们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下载,更可以在任何空余时间进行复习和联系,对“微课”上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
(二)组织微课教学团队
微课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作为,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有所作为,它不仅工作量比较大,而且效益也不见得那么理想,所以拥有充足的时间、优秀的团队精神、丰富的资源共享更为关键,微课资源必须根据每位教师的工作特长,建立专注研究微课课堂教学的微课教学组,对其进行合理化工作分配并且对相应课业进行研究探讨,微课课堂内容的选择必须针对其自身的特色建立一定的思想框架和理念。视频录制的内容必须多元化,例如,一些资料管理、课堂上的疑难杂症、随机测试等等。所以,微课教学必须把团队精神放在首位。
(三)开展微课教学的培训
微课在高校数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只有制订明确的目标和方案才能保证微课教学的顺利开展。第一,开展微课视频制作、剪辑等相关培训,高校数学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视频制作和剪辑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对视频制作和剪辑进行培训,不但要将时间进行控制,并且要制作出简单、大方的画面;第二,培训教学内容的提取,受微课时间限制,一定要培训教师学会对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行总结和提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
(四)利用微课展开数学教学
高校数学教学的流程往往是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然后由教师课堂授课来理解知识,再由课后复习来巩固知识,是一套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数学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将短暂的数学课程转化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视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数学重点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规划,充分利用微课中的海量教学资源制作出内容丰富的教学课程。首先,教师可深入分析学生目前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采取科学方法来规划数学内容中生涩难懂的知识和重点内容。其次,微课的应用不仅需要数学教师具备强大的知识储备量,还需要教师能够拥有高超的微课操作能力,以此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将高校数学教学与新时代科技技术完美融合。不仅如此,教师将重点知识制作成小视频的方式发放到微信数学群、QQ群组内,以供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内巩固和钻研知识,小视频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加强巩固疑难知识点,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极为实用。
(五)利用微课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如若学生对此科目较为厌恶,那么无论教师的课程多么生动,内容对学生带来多大益处,学生都不会去用心学习。因此高校数学教师需以循环渐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微课来引经据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数学典故来引导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当中,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首先,教师可根据自身特质来调动课堂气氛,或是以微课中的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常识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利用作为教学开端,以此调动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在浓烈的学习氛围中与教师产生互动,一同思考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其次,高校学生由于尚未深入接触社会,因此对于社会中的名人名事具有一定的崇拜感和向往,教師可以通过在微课当中的数学家、数学教授等名人趣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引导学生数学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能够取得胜利,才能取得像名人一样的成就。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传授学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或是与其它内容合并来进行教学,以此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运用,让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数学知识。
(六)不要只局限于教师,而要深入研究数学
如果想要微课教得好,就必须让教学教师本身具有很深的数学功底.微课实际上是想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进行角色转换,开展研究型教学。在微课中,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不再只是局限于死读书,这是每位教师应当学习的教学方式。其实通过很多的教育实践,我们会发现,微课这种高效、便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还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数学教学方式略微薄弱,但微课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微课不仅能够改变教师教学观念,还能够打破现有教育格局,让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时发现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杨月梅,陈忠民.“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刍议——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8(03):74-77.
[2]曹莉,孔建霞.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在临床卓越医生班《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127-128.
[3]董培仁.应用课程基地资源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数字化高中数学课程基地”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5):82-83.
[4]吴艳炜.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策分析[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6):109-114.
[5]潘树春.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教学漫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2):66-67.
[6]金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4(2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