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崇
辽宁省盖州市东城学校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成为了建年来推动我国教育进步的重要助力。通过多元的资源整合以及直观的知识展示,有效的提升了当前教学的表现力和观看,带给了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衍生了一种新型的教辅课件——微课,它可以把教师讲解、教学实例、知识得来过程以视频、图片的形式进行直观展示,尤其是对于物理、数学、化学这类学科,抽象的知识点能够直观呈现,极大的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还能够激发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对教学有有效性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强化有着极的帮助,本文将浅析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策略分析;探究思考
应用微课开展教学,能够解决很多传统教学中的遗留问题,同时为教师开展新型课程探索提供了途径。尤其是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实验教学作为理论知识的依据,开展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的理解过程更加平滑,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特点,并且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和对生活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因为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以及单一的教学过程,很多学生对实验教学兴趣缺乏,实验教学并未起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微课为切入点,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微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发展过程中,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指出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物理实验教学过程,通过引入多种教学资源来展现物理实验的开放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微课作为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下衍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能够通过不同的信息资源产物丰富物理实验过程,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图片,可以动态的呈现不同形式的物理实验,让物理实验的可视性、趣味性得到大幅的提升和强化,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物理知识,被动的学习地位会发生转变,优化教学结构的同时,也能够给教师带来更多具有参照价值的教学反馈。同时,教师也已鼓励学生去尝试将自己的一些自主实验过程以手机记录,做成微课视频分享给师生观看,利用微课来推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这种形式给予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个性化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微课可以增强学生的物理实验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
在传统教学当中,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独自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完成,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参与的机会,只是被动的去认识和学习,而且因为学生的人数较多,很多处于教师后排位置的学生有时候不能看到教师的实验过程,还有一些带有危险性的实验教师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还原。但是利用微课去进行教学,这一切的教学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把一些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投放在教学展示板上,将实验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动态展示,这样教室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看到实验的过程,认知到知识的本质。还有一些物理微观上的物质变化,比如力的变化这种无法通过肉眼分辨的物理元素,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来进行细节添加,让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更加清晰知识点的变化规律,了实验过程以及具体的操作事项,能够增强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加鲜活的记忆点,有助于学生高效的完成知识内化。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微课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的讲解过程中,导入环节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一开始就对知识充满兴趣,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微课这种教辅课件,一般市场为5~8min,特定在于用时短、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知识趣味性足,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以“声、画、境”三位一体的教学课件来冲击学生的观感,能够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把思维全部集中在目标知识的讲解上。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尝试改变新课的导入形式,通过微课来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利用微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想要达到这种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尝试进行多角度的知识诠释,不再以教条化的讲授方法去剖析知识,而是另辟蹊径将物理知识与一些生活化实例进行联系,然后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以生活化角度为切入点,从平凡的生活现象当中延伸物理知识点,能够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冲击,改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固有认识,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积极的帮助。例如在学习“透镜”这一节知识时,教师不要急于讲授教学内容,可以先利用微课来展示如下画面“筷子玩着、太阳变形、海市蜃楼、日晕”,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现象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其实背后隐藏着类似的物理规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这个时候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已经对知识有了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就可以引入教学内容告诉学生“这是光发生这些而引起的物理现象,看似深奥,其实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相同的现象,比如水的折射。”,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已经完全被吸引,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简单实验教学“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偏折”,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学生兴趣被激发后,学习效率能够大幅提升,对教学有效性的强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应用微课进行实验分层教学
因为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接受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是有区别的,教师不能够一概而论,因此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中、低分别将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氛围难、中、易三个层次,然后对应的给学生发放适合其能力学习的微课视频,为了保证分层教学的隐蔽性,避免暴露分层给学生带来的挫败感。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目标进行拆分,由不同层次学生合作完成。
例如在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进行分层教学,把杠杆平衡的条件、费力杠杆、等臂、省力等相关计算方法进行合理的划分,然后制作成相关的微课。如杠杆、费力杠杆属于基本知识则划分到易的层次中;省力杠杆的制作以及相关计算方法属于重点知识则划分到难的层次,然后就分层的内容制作相关的微课,但是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性,并且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后留下相关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次完成任务,最后三个学生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认知链条,这样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强化,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认识困难,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三)应用微课突破实验教学难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大多都集中于在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讲解上,为了能够清楚的讲解和剖析其中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来动态的展示实验过程中的难点部分,并且通过醒目的字体颜色来标注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比如在学习“二力平衡”这一节的内容当中,教师可以把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相关的实验器材、实验操作要求、实验过程、实验原理等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呈现和展示,通过微课让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实验过程中力的变化,可以通过希沃白板的标注功能,在每一个实验当中标注出力的变化。为了能够让学生重复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在讲解过程中打开录制功能,把讲解过程以及相关微课分享到班级群当中,以此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利用微课开展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通过资源整合和知识传授途径的转变,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够得到提升和强化,对于物理知识的记忆能够更加深刻,对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小凤.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20,(37):208.
[2]蒋海华.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20,(2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