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间故事对本地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王丽苹
[导读] 云南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

        王丽苹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幼儿园        655100
        摘要:云南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多种文化的交流使云南各民族产生和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所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经验、智慧,更沉淀了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记载了人类的智慧和发展历史,展现着人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根。云南民间故事不仅熏陶了当地幼儿的心灵,同时也成为了幼儿在个性、道德、情感、知识启蒙上很好的教育素材。在对幼儿进行民间故事教育时,可以从民间故事的选择、环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云南;民间故事;早期教育;策略
一、云南民间故事的作品选择
        一般来说,幼儿都是爱听故事的,民间神话、传说、笑话等充满了幻想色彩,更是深得幼儿的喜爱。但由于大部分民间故事并不是专门为幼儿所写,许多成人看来有价值的故事,幼儿以有限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无法理解,或者说还不适宜接触,因此,幼儿民间故事教学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选择难易适度的故事。其中既要考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能力,又要考虑幼儿语言可能提高的程度,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进行选择。
1、选择内容健康的作品
        幼儿的心灵纯真无暇,在此时期最容易被感染,正所谓“染者苍则苍,染者黄则黄”。为幼儿选择民间故事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健康、积极、美好,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如动物故事、精灵故事、勤学故事等,避免暴力、色情、低俗等不健康和不适宜的内容,以给幼儿心灵良好的影响,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选择形象生动、情节有趣、语言优美的作品
        “幼儿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情绪性,凡是他们感兴趣、觉得稀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在活动中也会注意力集中。”有着可爱形象和有趣情节的故事符合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够专心倾听,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模仿故事中的语言。语言是故事的载体,语言的质量对故事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故事中优美的语言能够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模仿材料,形象、优美、富有节奏、反复出现的语言,幼儿尤其喜欢学习和模仿。鉴于以上特点,在为幼儿选择故事时就要选择优秀的语言作品等。
3、选择与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作品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儿童要模仿一句话,他必须首先正确地了解它。”对不能理解的句子幼儿是无法进行模仿的。鉴于此,在为幼儿选择故事时,要尽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要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选择作品,既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而是让幼儿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
二、云南民间故事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1、注重幼儿的兴趣和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真正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并不需要教师费尽心思挖掘办法以调动和激发幼儿兴趣。

从实践观察及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幼儿对充满幻想、情节离奇的故事特别喜欢;鉴于泛灵心理,幼儿特别喜欢动植物的神奇故事,如狼外婆的故事、小兔乖乖的故事等,因此,在选择故事时就要考虑幼儿的心理倾向,选择幼儿真正感兴趣的故事。
2、编构故事活动
        “活动”是幼儿学习的方式,在幼儿民间故事教育中,教师应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使幼儿确实能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表演故事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但是因为需要的材料复杂,过程需要几个幼儿互相配合,因此尤其需要教师的指导。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指导幼儿互相协商,分配角色,并帮助他们掌握各自的台词;活动表演时,教师可以组织几个“小观众”观看表演,对于表演时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如幼儿忘记台词时给予提醒,幼儿出现矛盾时给予调节,等等;表演结束时,要引导表演的幼儿自己总结活动情况,并倾听“小观众”的意见,以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最后,要提醒幼儿整理好表演用的道具及“表演室”的卫生。
3、教师要善于讲述、朗读
        教师讲述要吐字清晰、声情并茂。依据现实的观察,幼儿对听得懂、生动而充满悬念和趣味的声音特别感兴趣。其次,更要使自己融入故事角色。要把故事融入自己的感情,使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表现其中不同的角色,突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对弱者同情、对恶者憎恨、对智者赞扬、对勇者钦佩等,以感染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第三,要善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教师在讲故事时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根据故事的情节和角色对话灵活变换语调、表情和手势;同时,要充分运用教具,以利于激发和保持幼儿倾听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
4、善于提问和引导
        教师在讲完故事之后,应给幼儿留有发表看法和意见的余地,要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思考,并帮助幼儿把想法表达出来。提问应本着促进幼儿“想”和“说”的原则,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怎么解决的?”,“你喜欢这个故事哪一部分?为什么?”或“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等等,帮助幼儿把握和理解整个故事。
三、结论及启示
        民间故事作为传统文化应有机的与现代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幼儿教学体系。民间故事是不可多得的本土教育资源,应被很好的利用起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把21世纪称作“儿童世纪”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大量人力和物力,狠抓学龄前的早期教育,幼儿园以及各种幼儿教育机构已遍布全世界,好的教育资源成为了所有关注教育的人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而本土文化,作为民族传承的精髓,民间故事具备种种的优势,对于早期幼儿教育而言可以说是一位“良师益友”。我们因树立正确的民间故事观,引发幼儿对民间故事的兴趣,真正做到故事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石琳.幼儿早期教育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0,11(01):142-143.
[2]郭佳.刍议道德教育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9(14):170.
[3]孙文涛.增强现实技术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161-162.
[4]朝鲁蒙.浅析道德教育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6(17):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