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创新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赵地
[导读] 为了丰富中班数学教学的游戏化,近年来,对该方面进行了较多创新

        赵地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幼儿园 河南省南阳市474450
        摘要:为了丰富中班数学教学的游戏化,近年来,对该方面进行了较多创新,主要涉及到了幼儿教学游戏化活动的环境和教学形式。创新幼儿教学游戏化不能够单一地只重视数学游戏化活动,还更应该对该教学模式下的游戏化进行尽可能多的正面评价,这些都正面评价的作用足以让幼儿更热情地投入到边玩边学的教学形式中,从而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建数学游戏化活动的环境,随后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中班;数学教学;游戏化;创新;举措
        引言:
        由于中班幼儿接触数学知识这一领域不久,不能够很好的定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依旧对外界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知欲。这样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幼儿为以后的学习打造基础,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更大程度的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一、构建数学游戏化活动的环境
        构建游戏化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能够为此形式下的的教学方式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调整出更多可利用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得以充分发挥,尽全力满足该教学模式中所需要达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中班幼儿提供适合该年龄段的数学游戏,该游戏中涉及到的工具材料都应该便于中班幼儿的操作与使用,在此基础上,要时时注意数学教学游戏化活动的进程,从而能够及时更新数学游戏中涉及到的工具材料。
        由于涉及到的幼儿是中班年龄段,在开展数学教学游戏化活动时,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隐患,提倡教师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将安全意识灌输到幼儿的行为意识中,让幼儿尽快树立保护自我以及他人的意识。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时,教师应该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让问题得到解决。
        中班幼儿通过这样的游戏化教学,能够提高自我探索能力,对知识有一定的渴望,从而能够让自己的手、脑、口等得以更加自由的发展,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幼儿合理协调运用自己的器官进行知识探求非常有必要。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应该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否可以达到。例如,涉及“数一数”这样的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小木棒、纽扣、瓶子等工具来进行,让幼儿凭借这些简单工具去操作。教师通过小组或个人比赛的方式,让幼儿们充分投入都活动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的体验数学教学的游戏化[1]。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幼儿喜欢上数学,从而更好地感知数学。


        二、不断开创新的游戏化教学形式
        创新贯彻数学游戏化的始终,没有了创新,数学教学的游戏化也将难以进行下去。为了激发中班幼儿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该教育形式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游戏化的数学教学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就是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这两个方面,创新化的教学内容是必不可少了,要将教学内容以游戏化的方式传递给中班幼儿,从而让他们对数学更加喜欢。如,在中班以找朋友的形式,将各种几何模型摆放在教室中,让幼儿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的方式,幼儿分别扮演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数学几何模型角色,从而让他们对这些形状有更深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游戏体验,幼儿们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了数学学习中,增加知识的同时又提升了他们的能力,同时又增强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中班数学教学游戏化模式还可以加入其他游戏形式,如,“盖印章”、“找朋友”、“等量接龙”、“给动物送食物”、“猜一猜”、“超市游戏”等[2]。
        三、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这一角色,在中班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活动中,教师的正确指导贯彻整个游戏始终。教师自身应该意识到自身所负担的责任,要正确认识到自己在中班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活动中是一个领导者以及组织者的身份,幼儿才是该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形影不离地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激励中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感与积极性,及时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3]。
        之所以强调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在中班幼儿数学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是其他形式都无代替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不同性质与形式的游戏化学习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组织与协调效果、观察与激励效果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单独指导等[4]。当面对的是以集体合作形式的游戏时,组织与协调效果就在此情况下体现出来了;当面对的是以小组分工的形式的时候,观察与激励效果在此情况下就必不可少;当面对的是以个人展开活动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单独指导了。
        四、结束语
        总上所述,中班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举措要想有的突破,更加吸引幼儿的参与度,不单单是通过教师这一角色所构建的游戏化活动环境所能达到的,更应该是加强社会对此形式教学的正面评价,通过游戏化模式的渗透,可以让中班幼儿在数学教学中体验学玩并存,玩的同时学习到了知识,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参考文献:
[1]徐宏, 杨鑫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创新举措[J].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8(5).
[2]陈梅. 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 000(008):P.84-85.
[3]林文. 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策略[J]. 教师, 2020, 000(009):123-124.
[4]陆晓静. 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 才智, 2020, 000(01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