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思考与实践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刘致树
[导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刘致树

        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           362400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学习中。高中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抵触心理,无法真正参与学习中。而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了解知识形成过程,无形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
        高中地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的学科,需要学生自主去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具有的优点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操作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
        一、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发挥教师引导与组织作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而展开的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体验式教学具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能够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其尤其注重学生亲自体验学习,使学生全程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为推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1.短视频教学法,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录制视频,为学生展示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学习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短视频时,应保证视频主题,将教学重点或者是难点内容呈现在视频中,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对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并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视频以某一知识点为主,围绕某一点进行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视频可以录制教学过程,也可以收集相关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教学资源。教学视频时间应该在10-15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这样一来,可以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单一,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 生活化教学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该从学生个性成长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认知体验,这样也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教师们注意要灵活的掌握,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知识。这样去创建体验式教学的情境,也借助了学生生活的认知,因此学生对知识就会有更直观的理解,更深刻的认识,更浓厚的兴趣。这些方式也是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能够运用到的教学方法。


        3. 情景教学法
        地理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园地理课程资源、外部地理课程资源和信息化地理课程资源。整合各类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有趣、实用、可操作的地理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土壤结构,了解当地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趋势、农业的结构特征,以及这些因素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虽然只利用最熟悉的地理资源,但仍然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此类社会调查,使教学效果显著。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最注重生活的实验,切洋葱,生动地解释“热环境”,具体化抽象概念,真正感受到这种“热循环”的存在,使最常见的生活现象得到理论的支持,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4.分组教学法,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对学生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讨论问题,分析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好的体验式教学,由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小组学生思维发生碰撞,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学会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教学活动开展具有推动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应用,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然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最后学生展示讨论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地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5.通过地理图表的阅读和理解增强体验感
        学习地理离不开对地图、图表的分析,尤其是高中地理已经开始涉及一些复杂的抽象思维和计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表等辅助工具结合文字让学生获取丰富的体验。
        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地图、示意图和表格,能直接获取地理信息,再结合教材知识,综合分析图表给出的地理特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关地方时计算、大气环流和洋流经常使用到图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表中的具体内容,再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讲解,构建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例如,让学生绘制各国边境线,通过地图区分省市划分,绘制全球洋流分布图,让学生从被动地接收到主动地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结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体验知识、感受知识,从而建立全面立体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为重点转化为以学为重点,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体验性、感知性和乐趣性。
        参考文献:
        [1]陈争艳.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才智,2018(5):114.
        [2]贾立坤.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陶小中.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