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段功臣
[导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的身影

        段功臣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第二初级中学  433000
        摘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的身影。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辅助数学教学。基于此,对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最后也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在学生熟知理论知识以及经验的同时开展此项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还能促进其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初中教学实现生活化教学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一、开展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生活化理念的提出和应用对于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开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理念,让数学的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知识。在学生的眼中变得更加生动亲切,因此,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去理解整合数学的知识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感受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从这些方面都会有一定的促进。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数学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案例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们学会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和建构数学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生活。所以,这两者本身就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用融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抽象思维水平的发展,更能够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这是一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这种价值,并且积极的推进初中数学的生活化的教学工作。
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初中课堂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总目标,在班级中构造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把数学课堂当成一个研究的课堂,并自愿加入学习。这样就转变了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转变了教学观念,转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紧跟新课改教学目标,将学生设定为教学的主体,自己则成为班级的领导者和指引者,积极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伙伴、朋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营造轻松、自在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学中放飞身心、放飞自我,释放学习压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要避免教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的方式,转而采用有效互动方式。

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可以主动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反问教师,并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整堂课应是教师及时指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问、自主探究和寻找答案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目的不是“学”数学知识,而是“玩”数学知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实验
        我们都知道,实验是这门学科最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环节,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对实验进行设置期间,总是会受到论证方式等因素的干扰,演示实验缺少了一定的新颖性,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就会致使学生在没有创新意识的课堂中无法提起自己的兴趣,显然这对学生提高学习水平产生了较大的阻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此项教学活动中将生活当中的材料渗透其中,尽可能令学生都能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
        (三)创新是生活化数学教学的评价工作
        评价工作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设计实施,而且要有评价和反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合理的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从生活化理念的融入来看,教师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从而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更加准确的评估。由于我们重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育生活化的理念融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准确的评估到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能只是关注在数学的知识,掌握方面更要关注他的应用情况如何。因此,初中数学的教学需要,我们从生活化的角度在评价的方式方面进行创新整合,能够让评价真正可以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想了解的东西,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学生生活化数学的水平如何。
        (四)教学生活化,设计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帮助学生树立教学生活化的意识。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深挖课本知识,了解和熟悉课本内容,在授课中灵活讲解。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极高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把课本中抽象的数学知识浅显易懂地传递给学生,教师需要将课本内容和知识理念结合,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进行延伸和拓展,科学、合理地与现代技术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专业理念时,可以从生活实例切入,有效地将课本内容和实际案例结合,生动地讲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理念的渗透,可以发挥综合的功能,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更能够促进数学知识,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迁移,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很强,而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也让学生站在更高的抽象水平去认识数学学科,有助于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数学的学习挑战,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晓孟.生活化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107.
[2]李松.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9(08):22.
[3]严广荣.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9(23):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