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波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石江镇树林完全小学 422302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基础教学科目,语文教学的有效发展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导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良好的课堂语言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整体课堂效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设计课堂语言教学,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导入的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导入;艺术
语文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点比较丰富,综合性很强,是其他教学科目有效开展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导入艺术是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话题。课堂语言导入是一门艺术,一首动听的歌曲、一个费解的魔术、一出精彩的戏剧等都可以是课堂语言的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掌握课堂语言导入的艺术性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正视这种挑战,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导入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应用,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会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比较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在实际的课堂语言教学中,教师以讲解语文知识点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想走,整个课堂语言教学氛围不够积极。另外,教师忽视了课堂语言的导入环节,没有从小学生的实际发展出发,语文课堂语言教学效率非常低下。
(二)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中,学生并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是各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以自身的教学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固定的,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工具,枯燥死板的讲解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
二、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导入艺术
(一)精心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积极讨论和交流沟通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很多教师在小学教学中会发现,小学生好奇心非常强,对于未知的事物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发展特点,精心设置问题,巧妙地对课堂语言进行导入。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触动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在《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提问来进行课堂语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钓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钓到一条大鱼,有人让你放了它,你愿意吗?利用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对课文充满期待,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文章到底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教师结合题目,着重强调“启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解题“启示”是什么意思。利用问题进行课堂语言导入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阅读中,巧妙地完成新课导入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导入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课文的题材是丰富的,不同的题材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故事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听故事是一种享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逐渐变化,语言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将思维导图与故事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导入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导入新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为新课的讲授铺垫基础。
比如,小学语文《晏子使楚》本身就是一篇历史故事,但是课文故事情节丰富,要想在课前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教师首先得简化故事,让学生对课文有大致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讲这一故事,首先教师写出故事的起因——楚王趁着自己的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中间晏子3次应对楚王的侮辱就是故事的——经过。这一思维导图是简单明了的,学生从思维导图中可以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想更全面地了解故事的经过则需要认真阅读课文。思维导图是课堂语言导入的意识,教师应该掌握这一方法,促进语文课堂语言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营造音乐氛围巧妙导入
音乐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不同类型的音乐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小学生身心发展比较特殊,他们对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情有独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营造音乐氛围对课堂语言进行导入。
比如,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歌曲《母亲》对课堂语言进行导入,这一歌颂母爱的经典歌曲抒发了母爱的伟大与崇高,学生们在感受音乐旋律的同时也从歌词中获得了感触,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之后的教学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利用音乐进行分课堂语言导入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很自然地将他们带入到语文课堂语言的具体学习中,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情境导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草原》这一课文不仅描写了草原风景的优美,而且也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人情美。枯燥的文字叙述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对课堂语言进行导入。在课前,教师制作极富动感的画面来展示草原的风光,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更能刺激学生们的感官,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陌生的草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语言导入已经成为广泛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课堂语言教学效率。
三、结语
一般而言,课堂语言导入是课堂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整个课堂语言教学非常重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科目,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在小学汉语课堂语言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课堂语言导入非常重要。掌握课堂语言导入艺术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灵活运用各种课堂语言导入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慧.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导入艺术之我见[J].吉林教育,2013(1):118.
[2]徐琼.浅议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中的导入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6(11):487.
[3]刘春.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浅析[J].新课程(小学),201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