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欣霞
青海省西宁市前营街小学 810012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基础学科,该学科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存在许多的缺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速度较慢,难以达到预期要求,最终导致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时遇到的诸多困境。对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新课改背景,积极探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相关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探索
一、引言
语文教育是9年义务制教育中的重点科目,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有明显作用。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教育教学的进一步调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顺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现状
(一)本末倒置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占据整个课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将主观意识融入其中。学生只能够进行简单的聆听和记录,个人的主体作用无法发挥,同时也会过度依赖于教师,有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抵触心理。这一点严重束缚了语文教育的改革及水平提升,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无从谈起。
(二)缺乏互动
语文教师除了需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基本分析和掌握之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过于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与外界交流互动的频率偏低。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和抵触情绪,无法实现与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有效交流。教师难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学方式的调整直接被无视,因此整体的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持续下降。
三、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在任何学科中,学生都是核心参与者,同时也是教学对象和学习主体。现代教育理念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学习能力,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关注不同教学策略的分析。
首先,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够完善,存在明显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其中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有益于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实践。其次,教师需要增强学生自信心。小学语文的知识较为简单,对学生吸引力较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主要在于缺乏学习自信心。
教师和家长需要注重鼓励教学和肯定教学,利用一个肯定的手势和眼神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时更加主动和投入。最后,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学生希望获得教师的认可和肯定,教师需要让学生现实体会语文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如果学生在课堂和考试中表现优异,教师则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比如发放给学生学习用具、糖果以及奖励给学生小红花,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比如在讲解完部编版四年级小学语文中的《观潮》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最难忘的一次旅游经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许多教师高高在上,对学生颐指气使,学生在与教师沟通时时常会退缩。对此,教师需要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契机,确保学生能够愿意说出个人的想法。学会信任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喜爱教师所教的科目。
其次,教师需要关注自我修养的提升。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和健全,会主动模仿他人。师生之间的相处时间较长,如果教师的行为习惯不够规范,就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需要关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的提升,规范行为,真正做到博学广知。最后,教师需要关注因材施教。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存在差异,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能动性选择教学策略。比如有的学生非常骄傲,教师则需要适当的控制赞扬的频率,尽量避免反作用,让学生能够理性的看待自己。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教师则需要注重多加肯定,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自信心。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则需要以基础训练习题为主,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感。
比如在讲解部编版四年级小学语文中的《现代诗二首》时,学生出现了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则需要先提炼出其中的生僻字词,然后进行简单讲解,再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这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三)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手段
语文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提升,语文学科中的诗歌和经典短文、散文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明显的作用。教师需要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首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质能力做好准备工作。合理优化和设计课程,确保课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其次,教师需要注重道德观念的合理渗透,关注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完美融合。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反复的调整及优化升级,采取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机会。增强师生互动,确保素质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闵成林.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探索[J].科学咨询,2020,000(015):219.
[2]李莹霞.小学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