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马凌波
[导读] 近几年来,为了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

        马凌波
        云南省永胜县东山乡中心小学 674215

        摘要:近几年来,为了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科学地使用激励教育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此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文章主要分析怎样将激励教育与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在激励教育下不断成长。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

        引言: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教师熟练使用激励性教育,促使学生可以在教师不断地鼓励下成长,并且使他们的自信心不断提升,促使他们的成就感获得满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应该给予适当肯定,对他们成绩的提升应该予以鼓励,不断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满愉悦感,帮助他们利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进入学习状态。
一、利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激励教育的相关措施
        对学生展开激励性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赞美的语言,鼓励他们不断积累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按照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出各种能够起到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问题,启发他们运用语文思维解决各种问题,并且通过激励教育与学生一起进入学习状态中。在语文课堂上的沟通过程中应该与学生一起进入讨论问题的状态中,利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钻研语文知识。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对学生提问“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学生答“1941年。”在激励教育中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回答“这位学生答得非常好,下面谁可以回答一下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为什么我国的战士会被日军追着打?”、“五位壮士是熟知当地地形的,为什么最后还会走到悬崖上?”、“他们跳下悬崖前为什么会看向大部队与百姓撤退的方向落出笑容?”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得到学生回应后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在表扬中找到自信,就算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也可以对他们勇于举手发言的形为予以表扬,才能够将激励教育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


二、利用情境教学法提升激励教育的相关措施
        将激励教育与情境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展开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长期相处时进一步挖掘他们身上的各种优点,并且与他们进行友好互动、构建各种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在语文知识中畅游,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在激励教育中提升他们的学识[1]。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可以利用激励性教育,让他们在各种情境中把难以理解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学习《草船借箭》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自行分组,并且在表演过程中自行对各种角色进行筛选,还要自己制作各种情境教学中使用的用具,如具诸葛亮使用的具有标志性的羽毛扇、表演人员的头饰等。在激励教学中学生对自己将要演绎的角色自信满满,通过简单的打扮也会让观赏者一眼即可分辨出扮演角色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还要通读课文充分理解文章中每个角色的不同性格,让他们在表演中与文章中的角色无限接近,才能更好地将整个故事表演出来。在激励教育中教师不仅应该在情境教学模式中鼓励学生,适时给予他们表扬,还应该将他们表演的过程记录下来发到家长群里,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以此提高学生与学生家长的自豪感。
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提升激励教育的相关措施
        想要最大限度将激励教育作用发挥出来,可以与信息技术教学法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中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意义帮助他们积累大量知识,利用健康的教育观对他们进行激励教育,发现他们在学习方面有进步时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应该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适当的表扬[2]。比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功能寻找大量与圆明园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内容直接的掌握我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圆明园鼎盛时期与毁灭后的视频同时投放在屏幕的左右两边,让他们自己感悟出“圆明园”为什么会成为万园之园?还有为什么被毁灭的原因,如果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的积累找出问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时,教师可以运用语言的魅力对学生进步进行赞美,利用这些激励性语言影响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质量,在受到教师鼓励时激起他们对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激励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对学生运用语文思维学习语文知识的形为教师应该给予口头奖励,增加师与生之间的交流。利用激励教育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深入掌握《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中心相思,从而帮助他们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
结束语:近几年来,为了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充满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他们在学习或者是生活方面的进步时,都应该予以肯定以示鼓励,让他们在教师的激励教育中获得自信心,激励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想要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并多种教学方法的形式,加强激励教育对学生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亚菊.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7):147-148.
[2]兰洋.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