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付朝
云龙县功果桥镇汤涧九年制学校 672708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正成为普遍共识。数学学科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用到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更是一门讲求艺术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不能一味地遵循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有效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新能力
引言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最新要求,数学应当是传播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一、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在一个保持放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提升。因此,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然而,在当今的小学教育环境中,学生依然处于只会“听”,不会“说”的状态。即:上课只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不是师生互动。这将导致学生的思考力持续下降,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变通。因此,为了改变此类状态,老师应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而不是一言堂。将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掌握在和谐关系中。让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可能是朋友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做到敢于发言,敢于创新。拥有良好的心态可以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的态度。一般班级里往往有着“优等生”和“差等生”。顾名思义,优等生指的是学习好,人缘好的同学,这些学生往往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关注与操心。差等生则是学习差,人缘差的同学。这些同学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因为他们更容易被人遗忘,也更需要被老师关心。并且这类学生往往只需要老师的一次关心、一句言语。老师需要在课上引导他们回答问题,课下引导他们面对生活。根据长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更强,因为他们不仅仅把自己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更多的时候沉浸在自己的生活里。通过老师细心的引导与鼓励,师生关系会逐渐变得和谐,不再过度尖锐,这样更能增加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既增多了老师了解学生的机会,也减少了学生厌学的情况。在这样一个温暖,体贴,乐观,积极的环境里,学生会感到轻松与自由。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增加,变得开朗活泼。
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观察,总结出每名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对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的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方面的接触来综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问题引入: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一个风筝5.5块钱,买3个需要花多少钱?教师先通过问题活跃课堂,随后让同学们自主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计算出结果。有的同学擅长计算,用直接相乘的方法;有的同学擅长逻辑,用3个数字相加的方法。在面对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要给予同学们正面的鼓励和回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组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找到新的学习切入点。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开放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接受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完善个人数学学习思维。教学中可以利用合作教学法,组织小学数学教学,借助互动与合作解决数学学习难题。使学生在数学学习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学习规律,提炼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作用于学生个人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先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9。促进学生有效观察与计算,经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在于让小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且正确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罗列一些十几减9的计算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利用学具小棒去摆一摆,理解十几减9的形象过程。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让学生自主创新会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促进学生交流,比如“十几减9之后是否还等于十几?十几减9后,结果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十几减9有什么特点?”利用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分析计算特征,发现数学学习规律,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结束语
总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出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教师要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学生不配合、教学方法不恰当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改变师生关系等方法来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而为学生呈现出最好的舞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佳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4.
[2]邢付军.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70-71.
[3]黄磊.浅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