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铮
(湖南省张家界民族小学 42700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锻炼学生心理能力。而要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智力,就必须关注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逻辑性、系统性以及严谨的学科,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需要做好微课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解题能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探究
前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方式,能够优化教学流程以及课堂中师生互动方式,借助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基础的教学结构,是一种更加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起源于国外,DacidPenrose认为若是将微课与相关的作业和讨论结合实施教学,便可以更好地达到与课堂授课时一样的效果。而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以及进行的相关实践,其含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着,笔者看来,微课实质上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是某个具体知识点来进行的教学设计,以微视频为教学核心,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微课与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整合特点
(一)主体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的时候,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是因为,只有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的情况下,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通过数学微课进行教学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创新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参与,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质疑,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二)时间性
微课设计一般一个课程只会关注一个知识点,而同时由于小学生的特点,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需要有时间观念,每个课程内容的设计都应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从而避免时间过长、学生注意力分散以及内容过泛的现象。
(三)完整性
针对性即便是微课设计,也应当是完整而具体,且有针对性。课程需要分为课程导入、学习、小结以及课后练习四个部分,或者是适当进行课外学习等。同时需要进行目的性较强的逻辑思维训练,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设计,从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说提供或者组织各种探索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从而提高逻辑思维的层次。
二、微课功能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微课设计时,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清晰、统一的方向,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课程框架,在学习中慢慢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而微课资源一般都是基于Flash的微课件、学习任务单、知识地图以及相应的逻辑思维练习组成。其中基于Flash的微课件是微课中的重点内容,一般包含了课程辅助以及课程学习两个模块的内容。这两个模块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基于Flash的微课件的微课资源中,更为突出教学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处于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方法与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三、微课界面设计
微课使用对象是小学生,同时必须要通过网络媒体去实现,因而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水平。小学生电脑操作能力并不是很强,因此,需要有方便的操作以及简单明显的引导才能更好地让他们使用微课学习。同时在微课设计时,需要注重色彩以及设计一些画面感较强的图像。一般微课界面设计主要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导航设置。微课首页设计需要简单明了,除了必要的标题外,便是每个模块的文字名称按钮,对相应部分内容进行链接;按钮设计。为了方便使用,可以设置文字按钮、图形按钮以及立体式按钮等;页面布局。
进行页面布局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以及需求,小学生对于色彩鲜艳的图片类素材会更感兴趣,而不是大篇幅的文字描述,因此,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进行页面布局时,文字要适量,适当增加图片;交互设计。在微课设计当中,微课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进行的交互主要是通过菜单选项、导航设置以及按钮设计来实现。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学习资源,同时还能够有效开拓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当注重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基于微课设计的基本原则来进行实践教学,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效率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深入教学实践中,微课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被应用的好例子,使初中教学增加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的特点,且在教学设计中数学主题较突出,教学反馈比较及时,有利于学生的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数学知识。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控能力,促进学生积极的与教师互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讲解《对称图形—圆》的第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对称动图,还有立体感的画面,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圆的具体知识,重复的播放让学生仔细的观察,对称图形的感受和认识更加直观的吸取。教师在重视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合理的学生评价系统。建立群聊或借助教学平台,对课堂表现,小测试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把对学生的评价展示在平台里,及时指出错误,但也多对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和鼓励,利用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思维能力。
(二)利用微课视频,增加教学多元化
在设计初中数学的课堂,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多元化方式,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的全程,利用生活素材,添加到教学设计中,收集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生活素材,在对其进行分析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将知识利用于生活的意识,有助于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的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有一定的考验,只有拥有一定的技术技能的同时才可以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功能。利用微课教学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由于微课时间短,需要教师导入知识的时候要迅速,控制在30秒内,对于形式和材料应该新颖有创新。讲授的内容应该清晰,微课的主题明确,所以在设计时,适当的创设情境和材料与微课一致。讲授的内容知识点应该讲到非常清楚,语言表达清晰,教师在面对镜头前依然要注意形象和表情与语言的配合。微课过程中,还要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在微课中不懂的地方,要求学生进行提问教师进行解答。
结束语:总之,初三处于中考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通过利用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不仅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本是枯燥且大压力的情况下,为初三的学习增加乐趣。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成精悍短小的微课,能够帮助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吴碧雅.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71.
[2]杨超.基于微课的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39.
[3]周英.基于微课的“折线统计图”在线互动教学实践与思考[J].浙江教育技术,2020(03):45-48.
[4]缪军平.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5):165+167.
[5]刘立洋.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考[J].现代交际,2020(05):215+214.
[6]姜宪英.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46.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微课资源在课内外教育教学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NETR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