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助力地理综合能力提升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段姣阳
[导读]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固东镇固东中学 段姣阳 679102

摘要:问题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地理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利用问题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地理教学;应用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变得越发重要。其中,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大作用.问题导向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问题讲授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了学习目标,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意义
        问题式教学的出现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契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的,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之后,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探索事物,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会提升,这是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其次,能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是核心和主体,这就表明师生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畅所欲言,那么,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问题式教学是需教师来组织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掌控者,需要有意识地来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特征和认知特点为学生创设更多有意义的问题。
        二、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建问题因子,展开情境式问题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解世界地理内容时,可以用问题导学法,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首先,教师以故事创建情境。毕竟初中学生仍旧属于孩子的范畴,爱玩、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可以小故事的方式创建问题。如在讲述海陆变迁与板块运动时,教师可以先用这样一段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介绍一个仙女——麻姑,她可不一般,她曾经三见桑田,你说神不神奇,三见桑田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我们一探究竟吧。”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相关的视频或是图片,更加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问题。如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东海的三次变化,提问有谁能够阐述这种现象的来源。继而,逐步引出可以有效讲解的内容。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课堂讲解的趣味性、丰富了问题导入的方式,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减少了学生因课堂转化而走神的机会,进而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整体讲课效率。



        (二)重视教材,把握核心知识
        问题导向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得越发广泛,但是,教师要想真正发挥出问题导向法的价值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在上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去设计教案。首先,教师应该把握教材中每一章节的知识,最后根据核心知识要点设置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确保课堂的顺利实施。比如,在《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向同学提出这些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吗?国土有多大?陆上邻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呢?”同学们通过思考回答:“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路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就了解到了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三)立足生活问题,创设应用式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时,教师可以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城市的规划师,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你将选择哪些地方作为居民居住区?哪些地方作为工业区?哪些地方作为郊游营地?哪些地方作为农业生产区?铁路、公路干线的选址又在哪些区域呢?让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因。教师还可以提问:如果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山里野营,你作为组织者要先做好准备,应该如何利用该山地的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实地考察,找出合适安全的露营地点呢?这种问题都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创设这样的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不仅能够积极引发学生思考,还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问题导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四)改革评价机制,发展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的区域知识时,在评价时教师就可以围绕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来考核,比如有的学生的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表现出了良好的态度,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提出评价和表扬。此外,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制定细化的考核标准,鼓励学生勇敢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结束语
        问题式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能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还要能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针对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同伴表达的习惯,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清平.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J].名师在线,2019(33):47-48.
[2]欧文霞.问题导学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构建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33.
[3]左东梅.初中区域地理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