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卢炜
[导读] 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可以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个人能力塑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促使思政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使得整体的课程设置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改革与发展研究室江苏扬州大学  卢炜   225009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可以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个人能力塑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促使思政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使得整体的课程设置安排更加科学合理。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师需要具体了解这一教学思想的实际应用方法,并在自身课堂教学中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本文就将具体分析高校思政教育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围绕以人为本思想展开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法,希望能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本视角;思政教育;高校教育
        引言: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以及更加良好的个人道德素养,使得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在自身生活中做出各项重要选择。思政教育在学生的每一个教育阶段和成长阶段都十分重要,高校教师需要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特点基础之上采取更加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接收和理解教师所讲解的思政内容。不少思政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存在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更多的反思和调整,使得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并真正理解和吸收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存不足
       (一)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无法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思政课堂之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玩手机等不良的课堂表现。许多教师准备的思政教育内容都十分陈旧,教案当中的许多实例都已经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十分遥远,学生在这些实例的学习当中无法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也无法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这些事例当中所蕴涵着的思想和情感[1].因此高效的思政教师在开展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需要更加注重自身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时效性,使得自身课堂上的教学环节设计以及教学主题内容能够对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吸引力。
        (二)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特点不了解
        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注重每一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及思想素养情况,在广泛的了解基础之上才能够促使自身的思政教学具有更加强烈的针对性。不少思政教师的教学内容都太过于空泛,采用一个宏观的理论概念来进行课堂的理论讲述,这样的抽象概念知识讲解并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加强学生对这些主题教学内容的印象,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思政教学内容,使得教师能够在课堂之上针对每一名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和引导。对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够促使思政教师在课堂之上更好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教师能够设计更多贴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环节来开展相关主题内容的讲解[2]。
        (三)教学评估方式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成长进步
        许多高校的思政教师在这一课程的评估考核阶段往往会采取试卷考核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但这一考核方法会导致很多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课堂上的主要内容进行突击式的学习,许多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并没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会在最后的考核阶段进行高强度的背诵记忆,以此来应对期末的卷面考试。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够引导每一名学生在日常的思政学习当中付出足够的努力,也不能够真正反映出每一名学生在思政学习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二、围绕以人为本思想开展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加深思政教师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解
        高校思政教师在针对自身教学开展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当中需要深入地理解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思想,了解这一教育理念所蕴含着的重要教学目标,并将这些教学目标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当中。思政教师需要通过更加广泛的教育理念学术资料研读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使得自身能够在思政教学环节的设计当中融入更加多元化且富有创造性的点子。
        (二)丰富思政教学的实践案例
        思政教师在改革自身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需要引入更加新颖的教学案例,利用社会上发生的各类最新事件来开展相关理论的讲解[3]。学生往往会对发生在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投入较多的关注,因此引入这一类教学案例将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得到极大的提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这些社会热点事件当中进行细致的剖析和深刻的反思,使得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最新案例的引入和丰富也能够使得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上与教师有更多的问答互动。
        (三)借助微课技术辅助实地线下教学
        教师还应当在思政课程改革当中引入网络教学技术,使得更加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能够融入整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当中。网络微课的制作和应用还能促使每一名学生在线下实地课程开展之前首先对课堂主题内容有一定的预先了解,在掌握大致教学框架的基础之上更好地跟上教师的线下教学节奏[4]。微课的引入也能促使学生开展更加规律的课下自主学习,让学生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三、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每天接触海量的互联网信息时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指导自身的信息接收和信息消化行为,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开展个人能力提升和成长。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此来使得思政课程更好地抓住每一名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更加贴近自身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中获得思想理念的更新。良好的思政教育能够促使高校培养更加高素质且全面的人才,也能够使得高校人才在日后的个人成长中为整体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更多的贡献和助力。
参考文献:
[1]涂永红.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系统育人功能探究——基于"以人为本"视角[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88-93.
[2]李慧敏.以人为本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探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03):148-150.
[3]刘淑珍,王淑江.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5):120.
[4]郑雪滢."以人为本"视角下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C]//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论文选辑,2019(05):118.
作者简介:卢炜(1987.02.05)民族:汉 籍贯:江苏扬州  性别:女  学历:博士  职称:讲师  扬州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调研科科长    研究方向:党务管理、高等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