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朱燕
[导读] 初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普遍较低,且上课质量不高,达不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同时,迫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与精神压力,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间大大缩短,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自觉性。因此,初中生身体素质普遍较低,本文针对学生体育课程参与度低的原因及改善措施进行研究与讨论,供广大体育教师参考。

朱燕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摘要】初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普遍较低,且上课质量不高,达不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同时,迫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与精神压力,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间大大缩短,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自觉性。因此,初中生身体素质普遍较低,本文针对学生体育课程参与度低的原因及改善措施进行研究与讨论,供广大体育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参与度;提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21-01

        在几十年前,中国经济不够发达,国民的各方面素质都不是排在世界前几位。中国的体育常常被他国所耻笑。但是现在,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有足够的经济来支撑自己其他方面的发展。国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发展得旺盛,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的体育教学更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思考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这是很有必要的。
        一、学生体育课程参与度低的原因
        (一)学生对初中体育课堂不感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不高与学校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体育课堂的安排一般一周只有短暂的两节课,而且即便有两节课,学生也不可能周周都能上到,各种各样占据体育课堂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使学生原有的积极性也因为课堂的减少而消失。还有教师过于老套和严格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所不能接受的,学生们都希望来体育课堂上放松心情,但是因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失了兴趣。
        (二)教师的体育教学方式单一
        体育课堂本身就是学生自由的课堂,但是在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之下,学生并没有过太多的自由,从准备活动开始,学生就必须遵从整齐划一的活动形式,即便是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和演示时也要学生们跟着教师的进度来完成。如果每次学生都要在教师单一的束缚之中度过,那么学生只能看到体育教学无趣的一面,而发现不了体育学习的快乐,因此学生的主动性也随之下降。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件比较自主的事情,想要让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就必须从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上下功夫。但是在现在的体育教学看来,教师并不太在意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比如在学习体育项目上教师就有强制性的特点,无论学生喜不喜欢都要进行参与,对于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也是不由分说的进行训斥,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然不愿意投入到学习状态之中。
        二、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考虑。现代初中体育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


在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时,教师要深入的考察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需要,制定出满足学生需求的体育教学计划。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调整,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提高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二)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要想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改进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方面进行方法创新,同时还要将各类方法进行有效融合。为了能够使那些对体质相对较差、对体育兴趣不够深厚的学生提高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体育游戏,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三角传”球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引导学生依次传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至关重要。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达到体育锻炼的目标,还应当将“互动教学法”应用于体育教学当中,既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一些开展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各项体育比赛,能够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顺畅,进而能够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提升。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体育教学是双向的活动,而不是教师自己的单独活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充分发挥教材的重要价值。教师教学中,在上课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表象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与学生身体素质,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自由的讨论,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身体上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若想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就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规范评价,激发主动参与
        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要根据最后的老师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运动能力和学习进行综合考量,以此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也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一方面不擅长,但是另一方面的成绩却比较突出,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使得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够取得相应的进步。在教学中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也要能够做到及时的鼓励,以此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强化体育教育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初中生体育课程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人格品质的塑造,对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面对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使学生都能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树华.加强初中体育篮球校本课程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5):110-111.
[2]康晶.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15): 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