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 重庆巫山404707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重视班主任工作,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就是学校基层组织单位里的组织者、管理者与领导者。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学生与各学科教师及家长相互交流与联系的纽带,是构建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提升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核心人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当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如何创新与实践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
班级是学校与家庭相互联系沟通的桥梁,班级管理的实践要求班主任具备敢于付出的奉献精神与善于发现问题的视角,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在心上。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求班主任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关注各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得到全面提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纵深推进,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专业挑战和巨大的社会压力,班主任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班主任管理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和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
1.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不能及时扭转传统管理观念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还不具备能够约束自身行为的自制力与正确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念,因此班主任为了便于快速管理及约束班级学生的行为,仍会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办法,以成年人的视角要求学生机械的完成教师的要求,甚至还会以叫家长等口头威胁方式给学生施加压力,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较为迅速的让班级秩序得到改善,但是强迫、灌输、压迫等方式并不是教育教学的初衷,良好的班级管理需要教师及班主任扭转传统班级管理观念,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要求,努力创新突破班级管理中的障碍。
1.2难以开展多元化管理模式
由于当前班主任大多还有自身的教学任务,受自身精力有限的影响,往往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都会采取较为单一的方式,更多的是起到监督学生按时完成学业任务,和与家长完成沟通的工作。无暇顾及班级上各学生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在教学改革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后,班级管理就需要班主任调整工作方式,开展教研活动,更多的从心理与性格方面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1.3没有以平等的视角与学生交流
部分教师为了树立自身在班级中的权威地位,常常以严肃的口吻,严格的要求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不能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放置于平等的地位上,这种情况虽然有助于班主任能够在班级中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但是也疏远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敢向班主任进行反馈,导致班主任难以掌握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同时并不利于在班级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2.1树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观念
班主任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复学习领会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精神,认真探索当前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实事求是地处理好班主任想把班级教育管理好的美好愿望追求与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冲突,就要抓住当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牛鼻子”。不断学习先进班级管理经验,转变传统班级管理思想,提升自身的专业管理水平,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
首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视角开展工作,着重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与责任感。另外,班主任在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时,除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有序正常开展外,还需要关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协调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将全体学生打造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让学生在学校能够生活在良好的集体当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2.2创新实践多元化班级管理模式
教育工作的创新不是天马行空,而是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与过往教学经验,通过科学调研与深入开展实践,不断总结教学规律。相关教育部门首先要加强对班主任的专业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与班级管理专业能力,让班主任以仁爱之心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新时代教学改革的精神落实到班级管理中。
其次,学校与班主任要转变过去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只对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或班级卫生状况进行评比,可以开展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欲望的竞赛,比如绘画比赛、社团活动等,通过丰富的课余活动能让班主任发现平时在班级管理中容易忽视的学生的闪光点,充分了解各学生的性格特点也能够让班主任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信任学生,锻造出优秀的班集体。
2.3依靠学生共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同样作为任课教师,在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要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在自身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学会将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事务适当分解,采取平等民主的方式依靠学生共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班主任需要做好班级管理的统筹工作,掌握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
依靠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还能够提升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班级管理时遇到的难处,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同时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时,经常与班主任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还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需要班主任注意的是,虽然可以依靠学生帮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但也要及时关注参与班级管理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思想情感起伏波动较大,班干部或其他管理他人的学生容易出现骄傲自满的情况,班主任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通过树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观念,创新多元化班级管理模式,依靠学生共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等方式,能够更好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与教师还需要在持续推进班级管理改革,创新中国学校未来发展新模式的事业中不忘初心,为谱写好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新画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海艳.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J]. 才智, 2018(30):172.
[2]杨小凡.浅议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37-38.
[3]崔景涛.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