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第二中学 431900
摘要:从目前地理课程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模式和体系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教学方式不科学、教学理念落后及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等,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和探究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采用“讨论式学习”模式,并基于该教学模式涉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合作中激发其学习潜能,打造出互动、合作、探究为一体的地理课堂,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讨论式学习;地理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当下地理教学还存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较低、教师缺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等问题,整体课堂氛围低迷,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借助于“讨论式学习”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地理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地理教学理念可以直观的总结为两句话,“教师占据主导,学生为附属品”,这种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中确实能够让学生学到相当多的地理知识,但并不有利于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习惯以及学习的方式,且学生长期处在这种模式下,还很容易散失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其次,教师占据教学主导也是一大问题,就当下地理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占据主导还占据很大一部分,这种灌注式教学方式能够应付考试,但是如果一旦放于实际应用或者今后的学习,就会适得其反,地理本身就是一个注重记忆和理解的学科,仅仅只靠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根本无法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其地理学习效率自然得不到显著提升,因此,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思路,积极采用“讨论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互动、探究和讨论中发散其思维,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课堂。
二、"讨论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基于“讨论式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作为主体。地理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讨论和探究,发散学生的思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意大利在举行足球比赛时,时间大多都在凌晨左右,难道这些运动员都是在凌晨起来运动的吗?”有了这种贴近学生日常的内容作为背景,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大幅度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虽热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就很难达到讨论式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的教学活动,让这种日常化的教学活动来极大的提升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激发其探究意识,最大化的保证教学质量。比如在该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各具特色的城市结构,教师在此过程中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差距,并利用情景模拟来给学生创造出一个相应的场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周围地区城市结构的分布情况和形成原因,然后让学生就周围地区展开积极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快速融入教学活动中。
2.加强合作探究,注重正确引导。通过分析地理教学课堂发现,学生对课上知识的理解是存在均衡性的,要是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是很难发现课堂中的重点知识,更不会有意识的针对某一方面做特定的强化,因此,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不能让学生的讨论范围脱离课程以外。比如在地理七年级下第六章“自然环境”学习中,在教师完成这堂课主要内容讲解后,引领学生探讨不同自然环境及其特征,并且思考如何才能高效掌握地理环境特征,让学生在共同思考和讨论中得出问题的结果,这一过程是教师引领和学生探究和讨论的过程,具有极大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学生会在讨论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不知不觉探究出正确结果,并理清学习思路,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在讨论中探寻答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综合分析,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地理知识,进而全面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三、总结与展望
过对当下的地理教学情况分析发现,还存在教学氛围低迷、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地理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上做出创新和转变,积极采用集互动、合作、探究为一体的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发散其思维、巩固其知识,进而极大的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姜淑敏.浅谈“讨论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J].才智,2012(33):173-174.
[2]]张胜.“讨论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Z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