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河北省石家庄市生命教育指导中心 050000
摘要: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来国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这说明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是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需求。想要探索如何进行生命教育,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需要在中学学科当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哪些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按照探索初中级阶段生命教育需求产生的原因,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学科教学当中的有效途径探索这一主要思路,探索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学科教学当中具体可行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命教育;学科教学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渐渐开始拥有自主意识,自尊心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强。然而,在这一时期,学生也十分脆弱敏感,思想上也十分激进,一但遇到事情就常常出现过激行为,甚至有很多学生因为一些很小的挫折而放弃生命。针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生命教育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过度关注,部分家庭甚至以孩子为重心
伴随我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生育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很多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宠爱,所以情感比较脆弱,禁不起大风大浪。
(二)对生命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当中常常发生很多青少年轻生的事件,比如:“辽宁14岁少女沉迷网游,氪金6万被父母发现,跳楼身亡;山西某大学大二男生补考作弊被抓,哭泣20分钟后跳楼自杀;湖南两名初中女生失踪两天后,手绑手溺亡,警方排除他杀。”通过这些悲剧,我么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让初中生轻生的事件其实都很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这些青少年对于生命缺乏最基本的珍视,反思得出的结果就是我们以前很少注重生命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总是把重点放在主要学科上,导致学生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三)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压力加大
初中阶段的孩子开始慢慢脱离父母,需要独自处理一些学习和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同时也面临中考压力,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都陡然增加。因而,一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所以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一些家庭当中的父母工作比较忙,或者没有重视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等情况,那些不良情绪在这个敏感时期长期积淀,最终造成了青少年对于生命的轻视。
二、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深度
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当中,让学生懂得生命从何而来,生命为何而来,生命存在的意义等,对于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每个生命存在都应当具备坚韧的品质,创造出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
(二)提升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度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抗挫折能力以及逆商的培养。只要一个生命还存在,那么就需要继续生活,生活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然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历险。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把生活当中的各种困难挫折都看作生命当中不可缺少的风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待苦难的看法,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初中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敬畏。
三、初中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探究
(一)生物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初中阶段的各个学科当中,其实都可以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比如:生物学科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生命是如何经历由细胞成长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让学生生物科学方面认识生命。
(二)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学科就比较富有情感方面的启发与开导了。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不乏一些对于生命意义解读的文章。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这类文章的教学活动中时,可以适当延展话题,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让学生从情感方面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再比如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都可以在不同的知识点中结合生活实践加以渗透拓展,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注重对广大中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和引导,使其懂得生命无比珍贵,生命不可重来,要珍爱自己生命。
(三)增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
教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载体,所以教师本身就需要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然而,由于课业负担导致部分教师职业倦怠,在潜移默化当中,也会影响学生看待生命的视角,让学生把更多关注的点都放在生命当中的负面事件上。这样,也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注重自我反思,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论,不要在学生面前过多的抱怨生活不易、生命艰难等,避免误导学生用错误的视角去认识生命。
结语: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最为敏感的时期,但是由于当代初中生从小的生长环境就很优越,所以学生本身的抗压能力就比较差。再加上日渐成长,需要脱离父母的庇护,独自承担生活压力,一时难以适应。最后,初中阶段学生不可避免的生理发育,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情绪。综合以上多方面的因素,对当代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是现实的迫切需求。因而,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生命教育的学科渗透办法,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求索,并且这将是一个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生命观念造成持续久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范廷贵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考试周刊.2007,(35).
[2]肖川 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
[3]安文萍.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造[J].学周刊.2014.
[4]苏华伟.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