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娟
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小学校 400700
摘要:乡土资源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当中的天然宝库。本文就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堂兴趣等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就在农村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的策略予以了总结。在未来的探索当中,广大农学小学教师应在对乡土资源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其运用到剪纸教学当中,通过难度分级、课程建设、课堂实践等方面的深入实施,有效地推动这一进程。
关键词:美术;乡土资源;剪纸
小学美术是塑造学生艺术审美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形成的艺术审美观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美术的各种技巧,更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我国地域广阔、文化深厚,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出多样化的乡土文化资源,将乡土文化元素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同时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积极地推动意义[1]。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地域文化上的天然接近使得这一融合变得更为地自然而和谐。在剪纸等教学当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这种接地气的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剪纸是我国传统艺术当中一支瑰丽的花朵,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历史。这种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化样式与这乡土文化血脉相连。首先,将乡土文化资源渗透到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可以丰富剪纸的教学资源。从实践层面上而言,教学资源越丰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支撑面就越坚实,往往能够在更为多元化的资源重组中,创设出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其次,小学生对乡土文化非常敏感,乡土文化资源大多以地域性、故事性、趣味性展示其独特的美,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驱动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原动力,兴趣越弄则教学实施就越顺畅、越高效。再次,乡土文化资源当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示出意境之美,将其渗透到美术剪纸教学中,能够提高小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这将有利于美术教学更高层阶目标的的实现。最后,从更为宏观的维度而言,学生作为家乡的建设者,只有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有着丰富的了解,才能够建设家乡,发挥乡土文化所具备的效应[2]。
2在农村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的策略
2.1深耕艺术 化繁为简
在农村,乡土文化的凋零在新生代身上体现的是相对较为突出的,很多孩子其实并没有看到过剪纸。农村老人中能称得上剪纸艺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孩子在美术课堂上接触剪纸时,也多是第一次。难度较大成为学生习得这门艺术当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因此,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在减低学生心理压力的同时,提高其对应剪纸教学的参与度。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通过难度分级的方式,要学生自主选择所剪的内容,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提升剪纸技艺[3]。如教师可以从撕纸这种较为原始粗放的剪纸样式出发让学生了解剪纸,而后适时地引入折叠剪纸、阴阳套刻等。在条件较好的农村小学,教师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等实现对基本技法、技巧的多维度展示,以便于学生学习。
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所收集的乡土剪纸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达成鉴赏的同时,思考如何通过已有的剪纸技艺来完成它。
2.2植根生活 拓宽视野
剪纸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一艺术形式多反映地是人民的生活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展现生活之美是剪纸艺术的精魂。若剪纸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力,而剪纸艺术要想得到真正的传承,需将课堂内容、教学方式向生活回归。从这一角度出发,小学美术教师在剪纸的教学过程当中应与学生一道深深地植根生活,在对生活理解的基础上去认识、理解、模仿、创作剪纸。待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巧之后,教师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号召同学们,将生活“剪出来”。这一方式能够较好地为学生植入创作性的思维,使其能够从固化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当中跳出来,以通过对更为鲜活、更为真切的农村生活的剪纸艺术表达,来传达自身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及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2.3文化传承 体悟创新
乡土文化资源历经时间的洗礼,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内涵是十分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剪纸教学当中的应用,需从教育学的两个维度去深化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教师对于乡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实践能力,将直接决定了这样一场融合的成效。一方面,教师要从思想上提升在农村美术剪纸教学中融合乡土文化的认识,将其放在课程开发、文化传承的高度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剪纸文化发掘和剪纸文化教学的协同发展,实现课程开发和文化传承的共赢。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对文化的内涵进行探索,讲一讲文化故事,说一说思想认知,以此来提升对于剪纸艺术及乡土文化的认识。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要鼓励学生对于乡土文化元素的创作型应用,充分地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实践、大胆实践[4]。
3结束语
从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角度来看,乡土资源其实是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无尽宝库,小学美术教育可以成为传播民族艺术的媒介与载体。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巧妙地加入乡土文化要素,既可以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小学生了解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魅力,也能够让小学生潜移默化中热爱上乡土文化,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在这一过程当中,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师可在对乡土文化中剪纸艺术的整理、挖掘、开发当中,在实现对文化传承的同时,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惠教、融教,从剪纸艺术的课程开发、内容创编、艺术展示等多方面发力,扎实推进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乙飞.洛宁县地方特色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6.
[2]戚金美.小学剪纸教学实践成果分析[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DOI:10.7666/d.y1910964.
[3]陈勃文.借助剪纸,开发乡土美术资源[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11.
[4]王春平.本土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研究——以舞阳农民画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