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因想象而精彩——美术教学中培养想象力之浅见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芮荣军
[导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位哲学家说过:“想象对
        芮荣军
        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南川中心小学 441721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位哲学家说过:“想象对于孩子,比拥有万贯家财更为重要。”科学研究认为: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的想象力。想象能自然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与敏捷思维,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往往孕育、促成着创新。美术教师,要发展美术学科的特色,努力挖掘教材、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采用“一问多思”、“一题多现”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欣赏美术佳作,激发想象力        
        欣赏美术佳作,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通过观察、欣赏,可以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将学生带入画面之中,产生连篇的想象。在欣赏课上,结合作品分析、创设情境、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等,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创造诱发想象力的客观条件,让学生放开手脚,尽情去想,尽情去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欣赏荷兰画家梵高的《星夜》时,我没有急于把作品拿出来,而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趴在窗台上仰望夜空的情景,在学生浮想联翩之后,我播放课件《星夜》,请学生认真看,给学生以积极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创设情境课堂,营造想象力
        儿童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美术的教学内容有时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能够营造学生的想象力。
        一是创设多媒体情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将遥远抽象的美术形象演变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行、如闻其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吃虫草》一课时,因为孩子们没见过真正的吃虫草,想象不出吃虫草捕虫的情景。此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吃虫草奇特的外形、漂亮的颜色及独特的捕虫方式。同学们通过聚精会神地看,认真细致地观察,呈现出一张张精美的画作。
        二是创设生活情境。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渗入学生的生活情境,因势利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我在教学《洗澡》一课时,引导学生讲一讲洗澡时发生的趣事,演一演洗澡时的动作和表情,想一想洗澡时会出现什么,环境是什么样的。结果,学生描绘出的画面非常丰富,逼真,有趣。
        三、引导细心观察,发挥想象力
  美术源于生活,只有细心观察、见多识广,才能将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继而受到启发,发挥想象力,产生丰富的想象。如,我在教学《画“风”》一课时,很多学生觉得风看不到,摸不着,无从下手。

这时,我设置疑问:大风吹来了,你看到了什么情景?等,学生忙不迭地说:“树枝弯了”“树叶、尘土满天飞”“小明的帽子刮跑了”等。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对于画“风”马上有了立体的印象。结果,呈现在纸上的画面,色彩五花八门,构造新颖奇特,非常让人吃惊。正如康德所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提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相像的自然界”。一位学生,竟然画出了风吹动发电机,帮助人们抽水,浇灌庄稼,给农民伯伯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看着孩子们的杰作,我内心别有一番滋味。
   四、增强求异意识,培养想象力
   美术课上,教师应该增强求异意思,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哪怕情节有些夸张,哪怕内容有些跨越,也在情理之中,只要学生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心目中所想的内容,就值得表扬与称赞。这是因为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能让一位美术能力一般的学生爱上美术表达,喜欢上画画。如,我在教学《绘画游戏》一课时,先给学生呈现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著名作品《鸟翅膀上的露珠》;然后,我再给学生简介了米罗作画的风格,让学生欣赏其它线条图形的组合,学生慢慢地融入到了绘画游戏之中;与此同时,我鼓励学生大胆的在纸上随意画一些线条,并根据线条形成的图形,展开丰富的想象,添加形状和色块,完成一幅有趣的画。这样,学生由开始的不敢画,到后面的大胆画,渐入状态。
        五、注重创新意识,发展想象力
  一是巧设问题,营造创新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都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教学中,要让学生不唯书、不唯我,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有利于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痕迹》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欣赏拓印作品;然后,提问:怎样才能画出如此效果的图画呢?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很快得出了结论——拓印;接着,我给每个组的学生发了一枚硬币,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拓印,我巡视指导。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练习,所学的本课内容就非常容易掌握了。
        二是自主学习,引发创新意识。美术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美术学习没有对与错,但要有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如,我在教学《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引导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中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中的奇遇,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六、借助音乐意境,提高想象力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跳动的画面,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和触动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学生随着音乐的波动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美术课上,我经常用适合于本课的优质音乐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学《我们的校园》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听一段欢快的音乐,再引导学生听各种读书声、嬉笑声、玩闹声、叫好声等,让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大脑中呈现出某种色彩、线条、形状等画面及一连串银幕镜头。
        美术教育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坚持和学习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多看、多读、多练、多想,还要求教师用爱心去理解学生的想象,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尽所能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去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自己、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突出自己创造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因为想象而精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