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罗梦晗1 胡立新2
[导读] 高校历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校历
        罗梦晗1 胡立新2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

        摘要:高校历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校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历史教育的最大价值。为了促进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教师应深刻理解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优化教学。鉴于此,本文主要探析了新课标视域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引言:在大学历史教育中,其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素质与实践能力,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不过,在许多高校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并未以此为教学目标,而是将历史教育的出发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历史应试能力上,导致历史教学效率低下。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历史教师应重新认识历史学科的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一、有效教学概念分析
        有效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一系列可行的教学手段与措施,构建高效课堂,以此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在有效教学中,并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单一的衡量标准,应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历史素养等联系起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第一,重视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其可以真正热爱历史学习,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同时,教师要传授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计划,强化其主体意识[1]。第二,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进行准确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第三,应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讲授,确保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新课标视域下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高校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受到了限制,学生变为了知识的“容器”。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清楚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他们的知识能力较强,学习经验丰富,甚至有的学生并不比教师差,所以他们并不会甘心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就会有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会态度消极。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这样才有助于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探究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与历史思维。


        2.教学手段力求现代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高校历史教学而言同样如此,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是主要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来实现。第一,精心准备教学设计。由于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将教材中所涉及的所有历史知识都进行一一讲解,所以就要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而这就必须将教材内容与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制作成课件,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效率。第二,善于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2]。在一些高校中,会储存一些与史学相关的光盘资源或其他类型的珍贵资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此进行充分利用,丰富教学手段与素材。第三,善于从网络上获取教学资源。互联网上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内容繁杂、质量良莠不齐,需要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与教学经验,筛选一些可以用于高校历史教学中的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且能加强知识传授的效果。
        3.教学评价需要全面化
        在高校历史教学活动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可以发现,结论性评价是最常用的一种,即通过笔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会大大降低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要想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就必须对此进行改进与创新,实施发展性评价。例如,将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实践活动以及个人进步情况等纳入其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不断强化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今,大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显著提升,同时他们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教材上的大部分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学完成。所以,高校历史教师必须重视自身专业素质与教学技能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将一些教材上他们学不到的东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3]。
        结束语:总之,在新课标视域下高校历史教学既要符合历史学科的发展需求,也应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此过程中,高校历史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水平地提高,并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以此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廖琦. 试析如何提高大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 神州旬刊, 2016, 000(007):72-72.
        [2]李慧. 浅析大学历史教学中的整体性与思想性[J]. 长江丛刊, 2018, 000(031):P.213-213.
        [3]施伟国. 高校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5(99):125-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