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 施俊萍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小学生还处在
        施俊萍
        福州市花园小学   350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小学生还处在一个身心尚未成熟的阶段,体育与健康的实施教学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发展。本文将对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教学实施中的教育改革目标、教师地位、学生主体等的思考,探究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的误区和对策,加深对探究性学习实践的认知。
        关键词: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措施分析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有一部分教学阵地是操场或体育馆内,但学生通过体育课堂上对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与体能的学练同样非常重要,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是为学生深化体育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作基础,能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一、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现状与思考
        1、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与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思考
        学校课程体系越来越重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契合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不仅要给学生讲授体育基础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运动锻炼兴趣,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健康状况,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材。研究性学习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主题,创设研究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感知和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为终身的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对一些运动原理或练习技能进行探究。
        2、教师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和地位的思考
        教师的第一重任就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还要谨记“育人”的使命。教师不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结合探究性学习理念的目的和实施过程,共同探讨科学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学生提升对体育学科的好感度,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和学生成为朋友,要懂得关心和爱护学生,也要相信学生能不断进步,适当地赞扬他们的优秀成果,及时地安抚、鼓励受沮丧情绪影响的学生。在这样和谐平等的氛围下有利于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查看学生进度,督促学生,起到实现实施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探究性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发挥每个学生不一样的擅长之处。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分成几个研究小组,明确分工,这样既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作用得以发挥,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团队意识。并且,教师应该选择创设性高的研究主题,鼓励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1、缺乏引导或引导过多。


        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有些教师在还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乱下定论,认为学生整体表现能力足以自主完成课程学习,可以放任学生自习;或者认为学生对问题的把握不清晰,导致下达的指令不够准确,不能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2、课程内容不够充实。
        由于体育学科课程是近几年才慢慢地受到重视,所以目前国内的体育教材还未足够系统和完善,导致有些教师自身也未能完全掌握理论知识。并且有些教师更重视室外实践,忽略理论知识的教学,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多数学生参与不进去,丧失继续学习体育知识的信心,使得活动课堂变成老师个人的“独角戏”。
        3、态度不够端正。
        日常学习中学生把全部精力投入于考试科目,没有对体育课程理论知识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他们肆无忌惮地在室内体育课上写其他课的作业、看课外书,甚至与其他同学嬉笑打闹等。老师也是如此,认为体育是边缘学科,体育老师对室内体育课的安排,大部分情况下是让学生自习,或干脆让给其它“更重要学科”的老师去上课。
        三、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的措施分析
        1、掌握学生情况,合理引导学生学习。
        探究前,教师要收集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材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提供指导,切勿急于求成,全盘掌控,要给学生恰当的空间和自由,发挥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教师要端正学科观念,明确教学活动以全体学生的需求为主,而不是为部分学生的服务。教师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促进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探究,互帮互助,提高学生兴趣。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探究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加强对教材的探讨。
        体育课程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内容尚未完善到位,系统性较差。教师要根据自身经验,多进行总结,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加以补充,同时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与学生共同探讨体育知识,加深对体育学科的体会。
        4、现代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教师应该结合当前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熟练、灵活地使用多媒体,加入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画图片或者视频来设计课件,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3D向学生展示运动实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感受小学室内体育学科课程教学的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真思考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程教学,正视小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误区,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总结教学内容,探讨科学合理的策略,才能使室内体育教学发挥真正的作用,推进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孙奎.小学体育室内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探讨 [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1) :155.
[2 ]刘博,仓江.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2016,(34) :108.
[3 ]李军峰.小学体育室内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J ].运动,2015,(17) :68.
[4 ]顾颖.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青少年体育,2014(06):89-90.
姓名:施俊萍,出生年月:1971、6,民族:汉,性别:女,籍贯:泉州,学历:本科,职称:小一,研究方向:小学体育,工作单位:福州市花园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