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黄会敏
[导读] 在我国高中教育设计中地理是一门必修课程,因其涉及的内容范围极广,对人们日常生活也
        黄会敏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在我国高中教育设计中地理是一门必修课程,因其涉及的内容范围极广,对人们日常生活也能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其成为一门对学生人文知识积累极为关键的学科之一。相对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地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难度,而生动的图形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图形也成为地理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提升学生读图能力则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将简要介绍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所面临的现实必要性,并系统阐述教师应采取何种措施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针对性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现实必要性;培养措施
        引言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重要的要素,地图中往往隐含着各种丰富的地理信息,对地图的阅读与理解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地理知识积累与运用。地理知识作为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地理学科本身与历史、政治这类人文学科有所不同,其更具严谨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学生需要通过地图等基本要素理解地理知识,然而就当前高中地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相关教育群体应积极探索突破各类问题的有效方式,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
        一、在高中地理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面临的现实必要性
(一)读图能力对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价值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对地图中所含关键信息的辨别、分析及自主绘制相关地图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能够高效识别地图所含信息或通过绘制地图呈现题干内容即进行准确的图文转换,学生才可以充分把握地理学习的重要知识内容,有效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并提升其整体的地理人文素养。在进行图文转换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读图能力的针对性训练也能够不断提升其思维认知水平,有助于使其准确建立地理知识体系。
(二)高中地理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现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尽管我国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多种原因的叠加影响,教师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囿于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育,对于地理这类具有较高抽象性与难度的学科而言,教学实践一旦陷入说教式教育便会使学生产生为畏难情绪与抵触心理,学生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针对性训练,在日常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致使学生难以准确高效识别地图信息与自主绘制地图等。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的可行性路径探析
        (一)创设充分的地图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
        学生良好读图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首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理解地图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打造良好的地图学习环境,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读图的乐趣与魅力从而使其建立起读图习惯。譬如,教师可以把世界地图、中国地形图等图纸贴在教室中,使学生能够随时接触并了解地图内容,在课间时可以自行阅读或与同学积极讨论,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夯实知识基础并在思维碰撞中感受阅读地图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地理学习的兴致。教师在创造地图学习环境时不能一成不变,即需要根据课程进度与教学内容更换地图,使之配合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读图兴趣与能力。
        (二)积极教授学生读图方法与技巧,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对地理图纸的阅读理解与绘制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学生只有准确掌握了相关技巧,才能够有效提升读图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读图方法与技巧,努力避免学生在相关学习中遇到的不必要困难,有效消解其畏难情绪与抵触心理,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读图兴致。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把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读图的三种基本要素,使其明晰基于这三种要素分析地图所含信息;其次,学生在读图时需要看清地图名称即该地图展现的大致信息,从而关联相关知识进行信息分析;最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将地图信息具象化,并建立所含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教师需要不断对学生读图方法与技巧进行针对性集中训练,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够正确把握相关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读图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综合提升其地图阅读理解水平
    无论是学生的地图信息分析还是根据题干自主绘制地图,考察的都是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惟有真正提升学生的该项能力,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读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文字解释图形或以图形呈现文字的习惯,使学生在读图中充分掌握具象化和抽象化思维,譬如,在学习地形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文字说明地形图所展示的地形特点,详细说明该地的地质结构与形成过程,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给出的文字引导学生正确绘制某地的地形与地质结构。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图文转换能力,使其充分掌握相关重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读图能力作为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基础要素,其对消解地理学习的抽象性与难度具有关键作用,学生只有掌握了此种基础能力才能够切实增加地理知识储备,因此相关教育群体须要不断探索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而提升学生地理人文素养也给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相关课题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指导,即从某一学科所需基本能力的突破进而提升学生整体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海静. 浅谈对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思考和策略探究[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0).
[2]张艳军.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究[D]. 河北师范大学.
[3]章敏.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魅力中国, 2019(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