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张焕喜
[导读] 近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多元文化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目前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张焕喜
        无棣县佘家镇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251900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多元文化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目前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和世界发展的历史,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历史的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华史,更是中华民族的的抗争史。而这部分内容更是当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的重要教育素材。本文主要分析和阐述利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策略。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爱国主义;情感;策略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是使他们的知识能力有所提高,身心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升华。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中国的灿烂文明和我国的繁荣发展,而且还包括被外国势力压制的屈辱历史以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初中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
        1、创设爱国主义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老师必须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和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师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解释来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事件的时代,以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开始,过程和结果。同时,老师还应该通过生动地故事讲授,史料材料展示等手段,引导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过程影响,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和当时的民风习俗的还原体验,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中培养爱国主义不仅使学生学习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历史,而且也学习了我国遭受的屈辱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建议了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史,目的就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曾经面临的困难。中国近代史,是关于中国过去经历的外国侵略和压迫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通过讲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学生们将记住我们伟大祖国所经历的痛苦和艰辛,并将增强学生对国家复兴的强烈责任感。只有认识到我国所经历的痛苦教训,才能激发起使我们的国家变强变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爱国主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历史事件的环境,通过与历史的密切接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例如,在解释《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设备,通过播放与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鸦片外流和大量涌入有关的视频教育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教育情境。在观看了视频并进行了具体研究之后,学生将能够对英国采用的鸦片走私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鸦片涌入我国所造成的危害有更好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林则徐》或与吸食鸦片有关的电影和电视资料,并指导学生观看后写下自己的想法。在观看影视资料和思考后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林则徐和其他为拯救国家而努力的爱国者们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还将深刻理解鸦片大量涌入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痛苦,从而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2、充分利用历史人物事迹,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包含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科学理论知识和大量的思想教育知识,这自然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材料,并可以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行为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邓世昌,黄继光等英雄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勇敢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英雄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关心国家和人民的林则徐,为祖国的发展放弃了有利条件的钱学森等英雄行为,也可以用作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果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一无所知,那么所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都是空话。

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教科书中发现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育设备来展现英雄的举动,使爱国主义能够有效地渗透到历史知识的教学中。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可以“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从而可以有效地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
        例如,在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英勇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的音频和视频材料进行生动的讲解,以便学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解释其他历史人物的英勇行为来扩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了解范围。可以通过解释英雄的成就来扩大英雄成就的介绍范围,例如在黄海战争中献出生命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和许多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事迹。这些人物的爱国主义是人们那时必须并且现在仍要学习的东西,并且它们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英雄行为,通过生动、详尽的讲解,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改变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方法,积极改变学生和英雄的思想共鸣,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又能让他们准确地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通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和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在现实世界的课堂中,历史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后编写有关爱国主义的材料,并且在课程讲解之前,学生可以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演讲。此外,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方法在屏幕上生动地表达教学内容,使您能够真正直观地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解释中国关于抗日战争的单元知识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以及电影和电视资料。通过电影和电视资料,学生可以体验和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及抗战胜利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心。
        4扩大历史知识和信息并加强学生爱国主义
        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通常是单方面的,许多学生喜欢从孤立的角度看问题。面临各种历史问题的学生往往将重点放在此事件上,无法在事件发生之前和之后进行很好的整合。历史就像万花筒一样。不仅有“正能量”,而且还有诸如叛徒或腐败官员的“负能量”。如果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总是从孤立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在处理这些消极因素时他们会有很多消极的想法,因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会适当地扩展历史信息,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视野考虑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爱国心。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和军事博弈变得越来越激烈。作为过去遭受侵略和压迫的国家,我国应该更加重视和平时期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有不忘历史,不忘国耻,才能不断强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学环境,并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行为进行解释和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增强学生的强烈责任感,使学生获得爱国主义共情。
        参考文献
        [1]黎海祥.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研究[J].求知导刊,2017(23):113-113.
        [2]蒋莉.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11):47-47.
        [3]吕向阳.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新探[J].中华少年,2017(29):22-23.
        [4]毛玉琼.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6(1):96-97.
        [5]廖洪峰.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0):166-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