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婵娟
海南省农垦中学 海南海口 570226
摘要:教育是兴国之本,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均不能离开教育的支撑。在传统教育理念之下,教育工作举步维艰,强化与现代教学工作之间的联系,贯彻落实高素质培养力度,是目前教学工作的基础。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构建新式数学课堂可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有效性。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学校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课堂更是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养成学习思维的主要渠道。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养成学生综合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持续推进,深入人心,高效数学课堂构建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成为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要始终以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作为出发点,尝试全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创建数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爱好
学生想要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首先要养成对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获取数学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内容相对抽象,并且其概念与定理众多,老师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素养均对课堂讲授效果产生影响。学生在理解时的能力也会对学生的接收水平产生影响,造成学生转变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会造成教学效果发生转变。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刺激学生学习兴趣,转变语言表达形式,改进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景组织实施教学。老师首先让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尺子,通过使用量角器测量出三角形其中两个角的度数,老师猜测最后一个角应该是多少度。此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每次猜到的答案都会很精确,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的好奇心将会被激发出来,在求知欲的影响之下,学生就会十分容易的被带入课堂学习环境中,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还可以养成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加分。
再比如,学习《平行线性质》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平行线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展示给学生,如学生跑步的赛道、火车的轨道、竖条的栅栏等等。
在观看完成这些图片以后,老师可以适当性的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从而引出平行线的基本概念,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2.通过自主探究能力养成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占据最为主要的地位,老师可以通过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独立自考,自行探索提供条件。当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遇到问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既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在学生思考的时候,老师可以针对性的提出引导,让学生提升学习自信心,刺激学生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其顶角位置的角度值为108°,其中BC的长度等于a,AB的长度等于b,BD将∠B平分且与AC交于点D,那么此时AD的长度是多少?”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鼓励学生自己作图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寻找解题思路。在讨论以后,学生会发现与同学之间的解题思路有所差异,但是最终结果相同。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对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等具有积极意义。
3.采用提问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问是老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环节,也对提升课堂活跃度和学生课堂参与度具有积极意义。有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可以为后续内容教学奠定基础。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使用有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老师在可以针对于教学内容设计思考问题“在节假日的时候,商场都会采取各种优惠活动促销,最常见的是打折销售,那么打折之后的商品,会赚钱吗?”“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打八折或者是九折,那种力度最便宜?”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将会思考答案。老师要把握时机,抛出探讨性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分析答案。
结束语
初中数学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心生厌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扭转学生学习态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质量、高效率数学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许明.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以"一次函数"的教学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20):273-274.
[2]李自兴. 回答机会与提问有效性关系探索——以初中数学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7):65-66.
[3]孙少敏. 掌握"艺术性提问" 带动高效教学——初中数学教学为例[J]. 明日, 2018,(1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