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颖
泰顺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
摘要: 茶是文化、是知识、是礼节、是孝道、更是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准则。泰顺是中国茶叶之乡,茶文化之乡,“一首茶曲、一道茶艺、一杯茶水”承载着泰顺人民的乡情和梦想。然而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缺乏,传统文化流失,反映出的是教育的错位,因此培育感恩意识要从教育出发,从课堂出发,从根源出发。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意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开发融合感恩意识“茶趣”等课程,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通过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网络查询、采访调查、自主研习、实践操作、成果展示、交流评价等趣味性活动培育学生感恩意识。深入浅出的将孝、悌、礼、敬的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习茶、泡茶中,在实践活动中引导感受茶人的匠心精神,也是对泰顺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同时给内心种下一颗包裹着礼让、公平、恭敬、沉静的种子。
关键词:感恩教育;茶趣课程;实践活动
1 泰顺茶文化融合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1.1 满足青少年对在地文化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泰顺文化知多少”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泰顺非遗文化的知晓度欠缺,特别是缺乏对茶文化认知,针对调查反馈,通过“茶趣”活动,设置茶文化认知、手工制茶、体验茶艺、感恩活动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对茶文化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根文化”。目前国家正在践行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倡导茶为国饮,引导学生健康生活,少喝饮料。然而三杯香这种承载泰顺人民的乡愁和梦想的茶文化和以茶会客之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青少年中渐渐被忽视,所以在青少年中融合茶文化进行实践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传承泰顺特色传统文化的需要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泰顺是茶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享誉国内外。茶文化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成分,包含了很深的文化隐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茶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在现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手工制茶工艺被机器取代,一些茶叶故事正在消失,泰顺三杯香茶面临着艺人年老、传人稀有等诸多困境,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茶待客之情在青少年当中渐渐被忽视。
1.3 搭建更宽广宣传平台的需要
目前泰顺三杯香等传统文化缺乏宣传平台,基地根据对泰顺在地文化需求,以挖掘泰顺在地文化资源转化为基地课程资源为主要举措,以匠心精神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为牵引,从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开发了茶趣课程。学生通过在地文化资源实践活动,感知、探索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激发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有助于树立社会责任感。
2 以“茶趣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教育渗透感恩意识
2.1 “茶趣课程”的开发与融合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是人的认识活动所需要的情绪表现。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可以激发他愿意更深入、更多地认识事物。课程是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茶为载体,融合课程“教育性、实践性、创新性、结合性、安全性”五大原则,设置“茶趣课程”进行综合实践教育,引领孩子循序渐进的了解泰顺茶文化,提高的综合素质,留住美丽乡愁。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泰顺茶人的工匠精神和茶艺体验品悟感恩心为德育核心理念,将孝、悌、礼、敬的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习茶、泡茶中,通过查询—体验—传承—感知—创新的体验式活动,设计了四个专题4个课时。
2.2“茶趣课程”的具体实施
(1)通过网络查询、采访调查、自主研习、实践操作、成果展示、交流评价、总结汇报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
(2)活动过程
通过观看表演学生认识到泰顺茶文化已经走上国际舞台,感受《采茶舞曲》所承载着泰顺人民向往的生活,激发其主动学习与探索的求知欲。
通过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在师生共同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增强参与意识并感受泰顺茶文化的魅力。
通过组内探究,了解茶礼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以茶为媒的生活艺术,初步感受同窗情、教师恩,将孝、悌、礼、敬的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习茶、泡茶中,学习茶道为的是给内心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里包裹着礼让、公平、恭敬、沉静、还有最重要的“根文化”!
2.3“茶趣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课堂反思:由于采茶制茶受采摘季节天气的限制,我们只有在春天才开这个专题,经校本教研,我们决定在反季节时学生去实践场地观察茶树的生长习性,到茶基地了解茶文化,通过电脑查找有关茶文化知识。
(2) 课程反思:课程要有专业型、研究型教师,这样课程才能走的更深。学校鼓励教师外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3)现状反思:由于目前茶文化在泰顺缺乏更宽的宣传平台。如何将茶文化的儒学思想与当下的德育融合,在学校、社会中开花结果,这是大家需要共同努力的。
3 “茶趣课程”融合感恩意识进行实践教育的意义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当前感恩教育急需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伦理精华,积极倡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自然万物等美德。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的茶文化有过不少繁荣,也有衰落。培育青少年感恩意识,传承茶精神, 弘扬茶文化。在实践教育活动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意识,在感恩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的趣味元素,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深入浅出的将孝、悌、礼、敬的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习茶、泡茶中,在实践活动中引导感受茶人的匠心精神,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传承与推广泰顺茶文化,这在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郭元祥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4
[2]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和评价策略/田慧生等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
[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1
[4]唤醒心灵的艺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