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红
宽城第五中学 河北 宽城 067600
摘要: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与需求开展学习,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通过促使学生爱上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主动性,优化学习动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从让学生爱上学习的意义入手,深入开展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策略,以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创新;数学;初中;学习兴趣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促使现阶段的教学理念发生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学生爱上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索知识内容,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优化学生的品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让学生爱上学习的意义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识、合作精神以及自信心直接影响其整体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全面的开展教学创新,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上学习,主动探索知识内容,以提升学习效率。通过让学生爱上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遇到困难时可以迎难而上,深入探索问题,利用自身的能力解决问题,提升自身解决问题能力水平,坚定自身意志力,不会被困难吓退,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品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综合型素质人才,同时推进素质教育发展[1]。
二、让学生爱上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创新,完善现阶段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树正确的学习意识,积极主动的学习,营造全新的发展环境,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教学,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全新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激发出学生兴趣,以引导学生爱上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内容构建教学情景,在讲解“圆锥体积计算”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圆锥的体积,教师选择在课堂上进行试验,选择圆锥、圆柱、正方形等模型进行试验,选择细沙作为填充物,引导学生利用细沙将不同类型的模型填满,并转换各个模型,促使学生分析体积计算公式,了解各符号代表的意义,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通过构建情景促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内容,如教师在讲解“圆锥”内容时,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圆锥体,分析圆锥体自身具有的性质,对学生进行启发,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进行实体化,降低其抽象性,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自然而然的促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爱上学习[2]。
(二)营造优质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高效开展学习,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交流,加强双方之间的在课上、课下的交流沟通,形成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开展优化,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意识,提升自身的学习动力,优化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出鼓励、赞美的功能,学会表扬学生,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状态,对学生的表现分析,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来赞扬学生的进步,促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关心,鼓励学生形成发展意识,可以明确教师对其自身寄托的厚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较难的“函数图像”知识时,由于知识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对函数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理解不足,进而影响自身对知识的掌握[3]。此时教师鼓励学生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象限知识,引导学生巩固自身的函数基础,当学生可以熟练的应用定义与象限知识时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函数图像内容,分析其与函数的关系,对学的进步进行鼓励,促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发展,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打造全新的价值观念,利用自身的学识、阅历、文化、人生感悟对学生引导,培养优质的人才。
(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兴趣引导,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出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按照要求来将学生划分多个学习兴趣小组,每个小组4-6名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机为小组布置探讨性问题,可以是生活中现象,也可以是某些理论性概念,促使学生深入的开展探讨分析,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索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提升课堂学习参与度[4]。教师以“函数图像”为话题引导学生相互探讨,将函数图像中某些有意义的知识内容或者学生难掌握的内容作为话题提出,引导各个小组学生提出观点,通过不同的观点碰撞来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提升,产生探索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灵活应用现阶段的多媒体技术优势开展教学,为课堂增添活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索问题与知识的实质,掌握知识内涵,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做好课堂作业布置引导学生巩固训练
课堂作业也是良好的教学环节,该环节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并实现课后的扩展延伸,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出课后作业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提升知识分析能力与巩固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作业,注重作业内容的巩固性、典型性以及扩展性,在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内容时对知识创新探索,实现知识内容的扩展延伸,引导学生主动开展知识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在进行课后作业训练中,需要保证知识内容适量,有利于扩展学生的发展思维,如教师可以尽量选择探讨性问题,为学生的讨论与分析提供条件,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后实践探索中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枯燥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生动有趣的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开展学习,提升学习效率,成为综合型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伟莲.让学生“爱”上老师,“好”上英语——浅谈师生关系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2(04):147-148.
[2]周丽丽.阅读,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关于践行语文主题学习的几点体会[J].亚太教育,2019,12(10):185.
[3]韩玉.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爱上学习历史[J].亚太教育,2018,16(29):164.
[4]张伟杰.让学生爱上学习——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6(01):66+68.
作者简介:宋淑红,女,满族,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中高职称,本科,单位:宽城第五中学,研究方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