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静
(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东关小学 山西临汾 04230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也在不断变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时候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将教学理论应用到课堂中,构建完整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为了有效的推动阅读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切实的运用阅读教学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要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框架,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鉴于此,这篇文章主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基础上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受益。
一、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阐述
“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结构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务必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培养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思维品质方面
思维活动是学习效果提升的主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生运用简单的思维,能够充分的领会语文文章中的内涵,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这样环节与小学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在正式教授知识的时候,要重视小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细微能力,更加高效的掌握基础知识。
(二)语言能力方面
语言能力其实质是说在既定的情境环境下,对语言内涵的理解以及表达能力,牵涉到听、说、读、写几个层面,所以语文教师要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语言内涵的理解,语文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在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加以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文化意识方面
语文知识涉及到诸多的文化内涵,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语文专业人才,所以我们无比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加以重点培养,促进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且具备丰厚的文化素养和实践沟通能力。
(四)学习能力方面
学习能力是人才所需要具备的最为核心的能力,并且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关键部分,学生在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之后,可以更好的提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并且可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 培养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具体措施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要想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需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充分的施展出来。特别是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从而指导学生在阅读重获取快乐,从而能够形成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影响下,使得人们对小学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工作越发的重视,在这种形势下,要想有效的提升语文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实的运用情景创设的方式。现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大范围运用,有效的带动了各个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且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将多媒体技术切实的运用到小学语文情景教学之中,是符合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教师也要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以重视。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材中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从而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升,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场景,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得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三)选用多样化阅读教材
在针对语文阅读材料进行挑选的时候,不但需要充分的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并且还需要结合阅读材料所具有的含义。所选择的阅读材料要具有良好的多样性,设计层面要广泛,不能太单一,并且阅读材料的整体水平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尽管学生往往会对故事类的阅读材料更具有较强的兴趣,但是其他方面也需要有所涉及。所以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务必要适当的扩展范围,这样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展是非常有助益的。
(四)阅读教学中因材施教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众所周知,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同,对语文阅读篇章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性,并且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做到分层教学,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在小学语文授课前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对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加以了解,之后根据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基础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优秀组(语文学习能力强)、中等组(语文学习能力中等,且存在语文学习兴趣)和学困组(语文学习能力弱,缺少语文学习兴趣),结合不同层次分别教学,确保小学生能够掌握扎实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三、结论
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创新型模式,运用更好的方法进行语文的教学。同时,在课堂上开展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语文表达语境,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自信,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杨小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J].中小学教育,2019(25).
[2]马文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科教论坛,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