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
泸县云锦镇云锦初级中学校
摘要:数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影响,教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经常碰壁。对此,本文将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例,针对如何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
1 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电子产品和新媒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技术手段,以及几何图形等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体会到几何图形的变与不变性,从而完成从试验几何到推理几何的思维训练和提升。教师还应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对知识展开延伸,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帮助学生调动这种思维模式,将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复习课的教学中,以“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为提升点,在课堂中展开探索与研究,并通过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梳理图形的定义,进而形成定义网络,明确图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此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到整个初中的知识系统中。
2 积极应用生活元素
数学教学可以将数学思维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用生活化的思维方式分析数学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探究的情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理解和体验数学。事实上,教材中也多有涉及学生生活的应用举例课,这就是建构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进一步体现学以致用的效能。例如,对“圆的认识”的教学,可设计以下教学环节。首先,从学生爱玩的天性出发,可以将课堂安排在操场上,并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其次,设计游戏规则,如下:所有学生站成一横排开始“套圈”的游戏,目标物“瓶子”距离学生横排中间的5米处,请站在队伍横排的排头、排尾及中间的三名学生完成游戏;最后,提出问题,即这样的游戏公平、合理吗?请阐明原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很快就能得出“不公平”的结论,并能从感受中较准确地描述出“由于不同位置与投掷目标的距离不等,因此对投掷者本身要求不同导致的不公平”。
教师拾级而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游戏才能保证这一游戏的公平性?学生经过讨论和实践,生成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自然也得出以目标物“瓶子”为圆心,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圆形进行游戏的方法。而这样的方法之下的游戏使得每个学生到圆心(瓶子)的距离都相等。以上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和生成圆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出发,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并体验;同时寓教于乐,圆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有了学生的参与,自然生成了充分的体验和感悟。
3 优化课后作业的设置
3.1 注重层次性
数学作为一门以运算、计算和研究几何空间为主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异性与层次性是不可避免的,要做的是兼顾整体教学对象,尽量缩小学生间的差异。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作业时需坚持层次性原则,结合具体知识要点科学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在个人能力范围内自主选择与完成相应的作业,以此兼顾他们的个体差异,使其核心素养均得以有效提升。以“整式的加减”的教学为例,教师设计层次性作业。常规型:如果5个连续整数中间的数是m,求这5个数的和;用代数式表示n与-5的差的2倍;如果代数式4ax+7b6与代数式-2a4b2y是同类项,那么xy=____;化简9-4x-3x2+3x-2x+8,9x2-[-3x-(5x2-6x-2)+3]+2x,6(a+b)-5(2a-3b)+4(3a-2b)等。发展型:如果M=x2-5x+2,N=x2-5x-6,判断M和N的大小关系;(6x-2y-3xy)-(5x+4y-2xy),其中x=-3,y=2,化简后求值等。挑战型:已知在计算(2x4-4x3y-x2y2)-2(x4-2x3y-y3)+x2y2的值时,x=0。25,y=-1,一位同学将x的值错看成-0。25,仍然能够求出正确结果,原因是什么?已知A=a2+b2-c2,B=-4a2+2b2+3c2,如果A+B+C=0,求多项式C;如果a=1,b=-1,求A+B的值。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知识水平自由选择相应难度的作业,鼓励他们尝试解决高层次的作业,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所收获与进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3.2 注重开放性
在以往的作业布置中,教师通常以教材与练习册等固有教辅资料中的题目为主,只是要求学生完成规定性的作业,影响他们练习范围的拓展,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开阔。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作业时需创新思路,巧妙设计一系列开放性作业,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类的题目等,或者与现实生活接轨,以此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开发其学习潜能,助推核心素养的形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既要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又要积极应用生活元素,还要优化课后作业的设置。
参考文献:
[1]云思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 考试周刊, 2018, 000(033):97-97.
[2]姜则晶.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