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颖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 梅州 514017)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从教育、制度、文化、实践、领导等方面多元用力。本文围绕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探究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该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加以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红色基因 地方红色资源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各个重要场合提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阵地。广东梅州地处粤东北,连接赣闽,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战略要地,是广东省唯一全区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本土资源,人文底蕴雄厚。这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赋予了新的教学使命,也拓宽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新思路。
一、引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意义
革命历史造就了红色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在艰苦卓越的伟大历史复兴历程中留下的十分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它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代精神同进步,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美德和民族价值的一部分。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灵活地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教育活动,符合新课改的政策要求,契合强化青少年价值观正面引导的新取向,顺应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新趋向。能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理论,充分发挥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特色优势,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体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提高理论感染力,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爱国爱乡意识,促使其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红色文化的功能和价值,在全社会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做法探究
要实现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增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多元用力。
1、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教师红色文化素养。
道德与法治老师除了对自身专业化的要求外,也要树立课程资源观念,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师要注重自身红色文化素养的培养,深刻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和作用,加强对红色精神的敬仰之情,平时主动收集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落实红色文化,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教师要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和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围绕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剪裁,创造性地把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凝聚价值追求》等教学内容都和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有较多的契合点,本土红色革命人物如叶剑英、谢晋元、李坚真、姚子青、饶炳寰等让学生倍感亲切,红色榜样人物正确的是非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让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思考如何继承与发展革命先烈的宝贵精神,关心国家发展,树立国家安全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
教师要拓展创新教学方式,突破原有空洞单调的讲述性、灌输性等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和校外参观相结合,紧扣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活用好地方红色资源,优化教学效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提高综合素质,使本土红色资源的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教育效果,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让更多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比如,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网络、报纸、走访等各种途径收集文献、了解地方红色历史资源,讲述身边的红色文化,使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组织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参观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对家乡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感悟教学内容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参与度。
3、因地制宜开发红色校本课程,弥补现行教材的局限性。
一本好的教材就是一个好的知识平台,红色教材的编撰要体现出地方的红色文化特色,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还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好的红色校本教材应当具有知识性,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事迹、感人的图片,展示革命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能够充分展现红色文化的积淀。应当具有时代性,能够结合时代特征,对故事加以创新和发展。应当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提高文化素养,把学生塑造成具有红色精神和红色气息的人。
当然,传承红色基因,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一个复杂深入的教育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理直气壮地加以强调和深化,责无旁贷地加以传承和弘扬,大胆进行课堂实践,最终实现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亮,红色文化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作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5)
[2]罗勇,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林清明,浅谈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教育,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