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陈富环
[导读] 从目前实际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陈富环
        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  065800
        摘要:从目前实际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制定不全面
        教学目标的制定关系到整堂语文课的设计,是教师上课的一个重要标准和参考,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来说,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遵循三维一体化标准,要让学生锻炼基本的语文技能,做到学有所用,这些是语文教学所必备的,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把高考作为教学的唯一指标,让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学生虽然会做题,但是却缺乏感悟,所学内容也不能指导生活实际。
1.2 传统教育思维影响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上较为功利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输出和答题技巧的教授,但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并且教师通常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师容易将课堂变成一言堂,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往往造成教师对内容反复强调却并没有收到效果,学生听得也很疲惫,没有真正将知识点吸收。
1.3 教学结构呈现格式化
        首先,分析式教学法。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没有结合实际,无论哪种类型的文章都是采用相同的叫教学发方法。比如阅读教学中采用的就是:写作背景、结构层次、文章中心、写作特点等。就算是比较好的文章,这样分析下来,文章的真挚感情和优美的语言也被彻底破坏,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学习效果非常差。其次,串问式教学法。该模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属于“满堂问”的方式,简单问题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由教师给出答案,缺乏引导和启发的过程,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知、情、意。
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1 设立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预设、预习教学等方式,委婉地为学生灌输教学目标,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语文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知识教学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提升教学效果。首先,询问学生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预习课文、学习基础语法知识后,学生对文章有哪些认识和理解。这一阶段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巩固知识点,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其次,为学生抽丝剥茧,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连接起来,让学生踊跃实践,尝试自主学习,如让学生回忆单元前一篇文言文中的断字断句特点,对比本文课文的文段、风格尝试分句、段、或翻译解释等。最后,教师要“打铁趁热”,针对文章教学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阐述自己对文章中的情感,价值观的理解,并提出写作练习等等要求,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2.2 采用科学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不光是一个知识性的教学模式,其更注重学生的实用性和技能性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候要善于培养学生等等感知、创作、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习到更有用的教学方式和技巧,最终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综合能力方面有较大发展。
2.2.1情景创设教学法
        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以此来给予学生自由的探索空间,不断提升和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语文知识属于感性的知识内容,和数学、物理等理论性教学不同,语文知识是具有语言交流特征、社会应用属性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课堂上采用情境创设法,让学生在模仿,表演中感受到文中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孔雀东南飞》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人物角色,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和感知力,也可以为学生营造课后交流学习的氛围,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2.2.2探讨教学法
        语文合作学习是一种把个人竞争转换为小组竞争,以小组活动为主全异质分组之下的团体之间合作互助,由教师或学生设计学习,分配语文学习任务和控制学习进程,有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语文合作学习实现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开放、创新。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置,把握活动过程的舒展,关注合作学习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加以肯定与鼓励,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思索,在合作中享受那份独特的喜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2.3 开展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有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实践性,很显然,这于当前的教学形式是不适应的。而组织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既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感,又能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增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度。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去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次课外阅读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红楼梦》这本当中的一个片段来进行阅读,并着重体会所选取片段当中是如何描写人物的,每个人物之间具有怎样鲜明的特点的。当然,在本次活动结束阶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本次阅读活动的心得体会进行记录,从而加深印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件长久而持续的事情,这不仅需要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寻求和探索有关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同时还要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组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并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成效。当然,教师还应该牢牢把握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趋势,有针对性的去展开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刘世旺.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J].学周刊,2020(15):111-112.
[2]刘丽萍.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38-39.
[3]张凌云.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7(22):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