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彭锦
[导读] 让学生可以更加的专注,展现出自身的音乐魅力,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教育,这样可以让高中的音乐教育有重大的突破。
        彭锦
        湖南省澧县第二中学 415500
        摘要:在当代社会,国家对于音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也更注重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教育,对于高中来说文化课程是非常重要的,音乐作为一门非文化课的学科是难以受到重视的,这就导致了高中这一阶段音乐课堂是很少的,因此老师教学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被提倡课堂教学方式,这对于高中的音乐教学是有重大的作用的。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激起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让学生可以更加的专注,展现出自身的音乐魅力,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教育,这样可以让高中的音乐教育有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高中音乐;师生互动;探索
        国家的教育一直延续着应试教育的形式,现如今很多的人想要进行全面的发展,因此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已是刻不容缓,然而音乐教育是属于非文化课的学科,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时互动教学就可以使师生之间变得更加的亲密,这样能够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让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的轻松,避免了传统的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
        一、高中音乐课堂运用互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是深入人心,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一般会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存在很大的弊端的,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单纯的讲述,无法了解学生对于知识是否掌握和理解,更加的无法保障学生能够跟随老师的步伐来进学习了。这样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学生极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就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来说,音乐老师也是极易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束缚,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会自发的进行灌输式教学,这样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严重的妨碍到互动教学的开展。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一般的老师都是依据书本的内容来对歌曲与曲目进行播放和讲述,不会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当然这就是互动教学无法正常的落实的原因。音乐课程与别的文化课程是不一样的,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是否有基础不做过多的要求,主要是需要学生对于音乐是有兴趣的,唯有喜爱才能更好的学习。老师在教学中缺少创新和实践意识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的,由于一但音乐的课堂学习变得无聊,自然而然的学生就会对音乐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师生之间也无法很好的互动沟通。


        二、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沟通交流
        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可以把多媒体融入到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不再是单纯的靠听来体会歌曲的情感,可以将声音与视频相互结合来领悟音乐的情境。音乐老师在讲述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以及对歌曲的理解,进而对于所学的歌曲进行讲解,做到摆脱课本内容来进行知识的拓宽,既而引起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老师在对《命运交响曲》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联系贝多芬生平的事迹,或者是贝多芬在创作这首曲子的年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情况,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命运交响曲》贝多芬表达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可以理解作者的创作的特点以及创作的环境。随之学生对于音乐产生兴趣,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之后才可以更好的进行课堂交流与互动,学生才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而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培育了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互动式课堂是要让师生之间可以很好的交流与互动,同学之间可以更好的互动与交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举办和音乐有关的活动来促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例如,学习完《音乐与人生》后,老师就需要举办与其有关的研究互动,要求学生搜集与人生有关的作品,之后在课堂学习时将其进行分析和交流,探究作品中的情感与内涵。同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和讲述,这样达到了互动与交流的目的。还可以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的氛围,使得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结合时代特征、落实音乐课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中的学习不只是学习教材中的内容,需要联系时代的特征来进行扩展,创造出新的内容。由于音乐课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当然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首要的就是学生要对音乐有兴趣,教材上的大部分曲目都是有一些民族和时代的特征,这样的曲目学生很难对其感兴趣,这时老师需要联系现代的音乐特征,把一部分正能量的流行歌曲加入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产生兴趣。从此可以看出音乐的课堂教学不是墨守成规的,是多元化的,和学生的文化程度是无关的,音乐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是不固定的,而是重视对学生鉴赏和欣赏能力的培育。大多数学校,特别是较为重点得高中,注重的是学生考试的成绩,经常用文化课取代音乐课,使得音乐的学习还只是在表面,就算学生对音乐是有兴趣的也是没有用的。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音乐课程不只是因为上级的检查而去设立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培育学生的鉴赏和欣赏的能力,不管文科学生还是理学生都是要注重音乐课的学习,音乐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学校需要给学生音乐课堂应该有的时间。安排音乐课可以缓解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休息和放松。所以,学校需要合理的安排音乐课,不要只是进行形式的安排。
        结束语:综上所述,音乐的学习可以培育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对于音乐课的课堂学习还是流于形式,在进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是存在障碍的。老师要合理的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动交流,让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