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萍 栾旭东
山东省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山东省烟台市2614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框架,是实现智慧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建设以及微课的案例研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应用思路
一、智慧课堂
智慧教育源于IBM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该概念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教育者的关注。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智慧教育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智能的学习环境,同时运用灵活、智能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发展智能学习,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智力发展。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载体。根据智慧教育理论,智慧课堂的建设需要基于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其功能是引导学生进行智能学习,并使用智能教学和管理方法,包括新的学习方法,例如移动学习,使学生可以深入参与知识的生产过程。此外,智慧课堂应积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引入教学实践中。
二、微课对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意义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微课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也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是一种生态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建立智能数学教室时,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应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微课是智慧课堂的中心,可以辅助课堂教学,对于初中智能数学教室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以体现出智慧课堂的优势
智慧课堂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沟通不足,在教学中难以体现智慧课堂的教学优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可以有效地发挥智慧课堂的教学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室氛围中学习知识,并提高学习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父母和学校必须对孩子的初中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微型课程引入课堂。加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一)创建良好的氛围,拉近师生距离
基于微课的应用构建智慧课堂,是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多种教学方法来指导、总结和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的组合来阐明他们的学习方向,并促进他们将分散的知识点收集到一个知识结构中,以便学生可以使用他们学到的知识来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此外,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辅以微课,可以帮助减少知识理解的难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正数与负数》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制作短片供学生观看哈尔滨的冬天。室内温度为28°C,室外温度为负25°C;小红家的当月收入是4500元,支出5320元;张爷爷的自行车店进了200辆自行车,卖了105辆自行车。让学生观察,并在示例中总结每对数量的特征。这时,学生会发现它们都对应于相反的金额。
然后,老师可以问“你知道哈尔滨一天下来的温差是多少吗”,“该月的家庭记账应该如何进行”和“帮助张爷爷记录那天的自行车的销售量”,以便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和有理数的应用普遍性。再比如,在关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动物世界中的相关片段。学生们对动物主题更感兴趣,鲸的重量约为125吨,比犀牛的重量25倍多2吨。让每个人都考虑如何知道犀牛的重量。一些学生联系了他们过去所学的内容,并在学习平台中迅速将这样的算法回答老师:125÷25-2=3(吨)。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算法来进行方程式教学,以便学生学习设置未知数解决,将犀牛的重量设置为x吨,即25(x+2)=125(吨)。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学习平台分析和梳理数学问题,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理解中。
(二)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初中数学有其自身的强项特征,因为它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升华,也是对初中数学的预示,因此初中数学知识将相对抽象,并且存在更多的概念性事物,理解会慢一些。在当前的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法,通过一些教学录像,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更生动地呈现给学生,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和扩展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知识点很有帮助。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逻辑过程,通常使用SAS,边+角+边证明方法,因为两个边相等,夹角A=夹角B,所以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目前,多媒体设备已在大多数中小学教室中普及。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更直观地演示图形中的变化,使抽象几何内容简单易懂,并指导学生推导正确的证明方法。通过这种证明过程,可以得出结论,并且可以耐心地教给学生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难度可能会增加,使学生能够面对多种问题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想法。
四、案例分析
本文的案例分析以“平行线的判定”为内容:
首先,分析教学内容。本内容主要讨论判断平行线的三种方法以及如何编写复杂的演绎推理过程。如果仔细观察生活,会发现有很多平行线,因此如何判断平行线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本章的内容也应从现实出发,让学生现场观察,更好地掌握本章的内容;分析学生的需求,分析学生的思维以探索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对于易于理解且愿意学习的内容,初中生仍然喜欢在多媒体环境中探索知识。
其次,创造情境并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如果教师想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必须设置一些教学方案,使学生感受到上课的乐趣,然后向学生分配问题,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回答,并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帮助。
结束语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可以优化教学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充分利用微课合理指导学生,使学生独立学习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并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梁海刚.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学周刊,2020,2(5):133.
[2]李磊.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建设研究[J].神州,2019,(36):200.
[3]杨小娟.分析微课背景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J].才智,2019,(36):176.
[4]马新华.构建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J].科学咨询,2019,(4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