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娟
济宁市兖州区文化路小学 272100
摘要: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而言,它本身是带有一些特殊性的。而这也就意味着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广大教师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其既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又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基于这样的安排上,才能赋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以实效性、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高年级学生系统知识的构建、阅读能力的增强、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工具之一。学习一篇文章之前,我们首先接触的便是作者的生平简介,这也为我们更好的阅读理解文章埋下伏笔。要学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我们应该从其文字着手,我手写我心便是如此。只有准确地了解了作者著文时的心理活动,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并继承这种思想传承。而高段阅读便会很好的达到这种教育效果。
一、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的现状
小学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好的基础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益处,一旦错过这段黄金时期,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能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而高段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各种新世界的大门,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精神世界里,享受尽情遨游的快感,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文化的根本来源;阅读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哲理、道德,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他人,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总之,阅读极为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将阅读进行到底,保持一生阅读的好习惯。但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仍然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传统教育理念,过分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考试技巧,着重抓学生对重要知识点以及考试难点的掌握程度,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很好的培训,忽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比较爱玩的年龄阶段,对新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无疑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枯燥无味,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无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目标。
二、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学生,制定科学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不管是学生的参与程度,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与教学活动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这也就意味着要想切实增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效果,那么针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就必须立足学生实际,过高、过低都不行,过高的话,会打击学生积极性;过低的话,会影响学生兴趣。具体来说的话,针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广大教师应做到以下这样:其一是对学生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的提高、积极情感的调动,正确三观观念的树立等等;其二是立足学生,默契配合学生,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参与度。总而言之,就是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那么,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而言,就应把更多关注点、侧重点放于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上,使学生基于原有基础上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发展,以此真正做到立足学生,确保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高效性。
(二)培养阅读兴趣,强化阅读能力
兴趣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学习、认识兴趣,那么在平常的生活中你便会努力想把它做到最好。在阅读的学习中,老师应该从各个方面着手,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出努力。我们争取做到一分耕耘,三份收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以己之行,影响他人,以己之力,改变学生对阅读的看法。
具体实施方法多种多样,而在课堂上最适合的便是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老师开个头,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针对学生们的答案做出总结,最后学生收获的肯定不止老师总结的那么多,这样便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传授学生阅读技巧
想要提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需要灵活应用各种阅读技巧,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需要结合高段学生的特点,传授其阅读技巧。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目的或者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通过针对性阅读提升阅读质量,掌握以及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其次,在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在帮助其丰富写作素材的同时,还可以提升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应用精读、略读以及速读等技巧,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实现阅读能力的发展。例如在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这首词中,教师要先提出问题:作者通过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自由应用各种阅读技巧,将不懂的词句圈起来,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阅读心得,并且针对学生不懂的词句进行重点讲解,在节约教学时间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其阅读技巧。
(四)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中强调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也要接受现代化教育改革的理念,所有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阅读探究的过程当中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那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势必会不知从何读起,从而造成思维逻辑混乱。为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教师应以文章内容为基础,并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
(五)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细节决定成败,在学习中也是如此,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贾岛的推敲便是最好的说明。老师在教导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也要告诫学生,切不可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我们要一字一句的品味。唯有如此,才能求得真学问。在阅读中摘抄和批注都是很重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在学习文章的时候,遇到写的很有深意的句子,记录在小册子上面,随身携带,有空之时便拿出来看上几眼,品味一番,久而久之,自己的文采自然了得,这时你再找到之前那篇文章诵读一遍,理解肯定与原来大不相同。贯彻这样的阅读方法想不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拓展自己的词汇量都难。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分一些阅读小组,以一学期为期限,看看在这个阶段哪个小组的阅读量最大、哪个小组阅读的范围更广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调动积极性,一学期下来每个小组在不同的方面都能有所专长,也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由此可知,要想提高学的阅读素质,必须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断地就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调整,培养学生长期的阅读兴趣,只有让孩子真正地爱上阅读,才能真正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文杰.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J].才智,2020(18):20.
[2]陈晓娟.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243-244.
[3]陈秀娟.小学高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94-95.
[4]周洪伦.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91-93.
[5]黄向东.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J].教书育人,2018(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