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玲玲 陈歌 吕倩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县直第二幼儿园 472200
摘要:游戏教学是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手段,但在很多幼儿园当中,游戏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优化幼儿园游戏教学效果、增强幼儿学习兴趣,本文对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浅显的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学;学习兴趣
前言
在幼儿园教学中,灵活运用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学习效率
以及认知能力,还能培养幼儿集体观念、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但是有部分幼儿园在推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又导致了游戏教学的优势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教学认知不足,游戏资源匮乏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幼儿园的教师对于游戏教学没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只会根据课本和提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关注的是幼儿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容易就忽略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1】。而且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接受知识比较被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难被培养出来。
此外,仍然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这些幼儿园,由于本身缺乏游戏教学的意识,所以在游戏设施、设备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即使有游戏设备也比较陈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游戏环境;而且这些幼儿园给予幼儿的游戏时间比较少,理论课程的时间比较多,这也就进一步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落后
虽然现阶段的幼儿园教学正在不断地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变【2】。但是仍然有很多幼儿教师还在使用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在应用游戏教学时做不到灵活变通,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幼儿的需求,也很难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此外,落后的教学方法无法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不能按照幼儿的不同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这就会导致一些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收获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发展和成长。
(三)游戏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指导
有效的指导是影响游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部分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无法掌控游戏节奏,不能给出明确的指向,以致于预期的教学效果无法达成【3】。同时,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以一种领导者的姿态指挥幼儿进行游戏,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空间,只能按照教师的指挥按部就班地进行游戏,这是对幼儿思维能力的一种制约,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二、优化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的主力军,因此在幼儿园推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教学相关的教研会来加深教师对于游戏教学理念的认知程度,让教师深入地理解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这样教师才能够将游戏教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此外,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幼儿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应该着眼于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各项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本传统的教学观念,主动加强游戏教学理论的学习,这样教师才能灵活地运用游戏教学,将幼儿培养出一个全方面的人才。
此外,良好的游戏设备以及充足的游戏时间,是游戏化教学的必备条件。幼儿园想要推进游戏教学,就应该在游戏设施、设备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游戏教学的课程安排,这样才能让幼儿园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
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幼儿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照顾到幼儿的这种差异性,因此很容易让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幼儿教师应该熟练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并进行自主创新,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参与游戏的幼儿都能深入参与其中,让孩子在这样轻松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全方位的提升和成长。
例如,在幼儿园某班组织的一场创意表演活动中,我为参加的5个幼儿准备了戏剧相关的服装、头饰、道具等材料,并要求孩子们完成一场戏剧表演的任务。在活动的开始,幼儿乐乐就主动提出表演县衙升堂的剧目,小曼和小娜积极响应,而小哲和小明却选择了坐在一旁充当观众。三位小演员很快定好了角色,乐乐演“县令”,小曼演“原告人”,小娜演“被告人”。乐乐看了一下,发现道具里没有准备“惊堂木”,着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好。这时一直充当观众的小明提出可以自己制作“惊堂木”,我立刻鼓励小明参与进去,帮助大家制作道具。小明在我的鼓励下,离开座位寻找材料,最终用乐高积木拼出了一个“惊堂木”。道具齐全之后,剧目马上开演,我注意到小哲也有了想要参与演出的想法,于是提出剧目还缺少两名喊“威武”的衙役,并且推荐小明和小哲参演,由我来充当观众。乐乐主动邀请小明和小哲,在乐乐的热情下,小明和小哲也参与到了游戏当中,和小伙伴们共同完成了这一次的戏剧表演。最终,参与游戏的每一个幼儿都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三)正确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是最关键的一环。教师不仅需要保障所有幼儿能充分参与游戏,还需要把握尺度,避免对幼儿造成过多的干扰。所以,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引导者而并非领导者。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幼儿去参与游戏活动,但是在幼儿面对游戏任务的时候,就需要让幼儿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尝试靠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游戏教学的效果才能最完美地发挥出来。
比如,在幼儿园某班组织幼儿参与“叠叠高”游戏时,幼儿教师首先给幼儿发放了游戏材料,然后帮助幼儿进行分组,最后在简单讲解了游戏规则以后,就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材料尝试叠高。随后,幼儿教师在几组幼儿之间观察他们的游戏情况。在发现其中一组幼儿遇到叠高连续失败的问题以后,幼儿教师也没有直接告知他们解决方法,而是耐心地引导这一组幼儿独立思考失败的原因,并且在他们讨论出失败原因后,鼓励他们再一次进行叠高游戏。最终,这一组幼儿在一次次的试错中总结出了叠高的经验,拿下了“叠叠高”游戏的第一名。幼儿教师正确的辅助和引导,让幼儿在最终成功完成游戏任务时,更好地掌握了图形的概念,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时代一直在进步,国家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摇篮,幼儿园更应该持续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学习研究先进的教育方法。而幼儿园在推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游戏教学认知的不足、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方法的落后都会让游戏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幼儿游戏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幼儿园必须做到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幼儿教师必须正确发挥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如此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金干.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情感读本,2020(12):15.
【2】马利娟.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9(79):42.
【3】刘宗华.研究优化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中华少年,2020(1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