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君
湖南省澧县第二中学 415500
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大大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同时提升了教学效率。但如何更好的应用这项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目前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为配合这一社会现实,新课改中提出推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这意味着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教授过程中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必然。两者相结合,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课程教授过程更加丰富有趣,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浅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和相应策略。
一、以信息技术为辅助,不断优化教学质量
(一)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知识面
过去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书本讲台就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全部内容,课堂中讲述的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面也相对较窄,这难免使得学生思维僵化,创造性、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但是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有效浓缩提纯课堂知识点,还能在以此为基础的情况下拓宽学生知识面,让课堂更加活跃丰富。因此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有效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二)强化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的导入,改变了过去教育模式之中的单一性,让课堂丰富性得以提升,教育者可以通过丰富的课件资料等传授知识,主导作用得以大大加强,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升,从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不必以讲为主,只需要从旁辅助,就可以让学生有效的接收到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促使课堂更加生动,活跃课堂氛围
高中数学的内容相对抽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若是只靠教师机械的讲述灌输,过分的注重让学生尽快吸收知识难免会导致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不充分,从而偏离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若是辅以信息技术,就可以用声音,动画,图像乃至现实案例来将知识用更为具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创设各种情景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更好的吸收新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理解,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四)攻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拥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所没有的优势,能够给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加深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一来,那些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简单化,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进而攻克高中数学的重点难点。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件方面
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相对较晚,教师相关方面技术不足等原因,在课前准备阶段,所设计出的课件往往过于呆板或花哨,照搬教材内容,将黑板上的习题机械的转移到屏幕上,或者利用大量时间制作课件,在课堂教授过程中过分重视课件等问题经常出现,这样一来,反而偏离了利用信息技术的本意。
(二)过分重视信息技术
在实际教学中,过分重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反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所制作的课件反而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这背离了原本的理念,同样无法提升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结合过于简单
由于能力方面的欠缺,教育者往往只是简单的将板书内容照搬到了屏幕上,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交互性等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利用,教学内容依旧枯燥。
三、充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加强教育者相关方面的素养
作为开展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关键因素和主导。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相关方面素养的提升,努力提高自身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的能力,同时,学校也应该实施有效策略,对于教师相关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双方努力,共同提升教育者信息技术素养,从而更好的进行高中数学的教授
(二)注重信息交互,建设数学资源库
鉴于当前学情,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上往往受到制约,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开发教学素材,无法制作合适的课件等。因此,校方应注重信息交互,为教师建设优质的资源库,提供合适的课件,教学素材等,如习题库,课件库,案例库,资源网址等。这样可以让教师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在正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旧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信息技术应该更好的辅助教师的授课,绝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应对信息技术有着充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性和交流性,让多媒体在适时的时候起到辅助作用。
(四)让信息技术科学性和效果性实现统一
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和情境,注重信息技术的效果性和科学性。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教育模式也发生改变,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从而加强授课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语:如今时代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随时发生改变,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早已经成为教育的必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培养和加强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加深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也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到底只是教学过程的辅助手段,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才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要充分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