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攀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南苑新区麻醉科;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以及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拟择期进行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50例,分为A组(七氟醚组)和B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每组患儿各25例,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麻醉条件下的术后躁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术后躁动评分低于A组,并且其术后躁动发生率也低于A组,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中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比七氟醚更能有效,其能有效减少术后躁动现象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是在麻醉苏醒期间一种不恰当的行为,同时也是临床麻醉中十分常见的现象,表现为兴奋、躁动以及定向障碍并存[1],倘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病人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对术后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然而,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小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比成年人高,因此,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中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躁动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促使患儿术后康复水平的提高,本文将对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患儿术后躁动的影响进行比较,现将具体报告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选取本院择期进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50例,并平均分为A组(七氟醚组)25例以及B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25例。其中,A组患儿男15例,女10例,年龄5~12岁,体重10~45kg;B组患儿男12例,女13例,年龄5~13岁,体重15~45kg。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无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疾病;②所有患儿语言、智力功能均正常;③所有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麻醉方法所有患儿在手术前三十分钟肌内输注阿托品0.02mg/kg,并于静脉输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2mg/kg进行麻醉诱导,而后分别给予七氟醚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2]:①A组给予七氟醚吸入维持,同时对呼气末梢七氟醚的浓度进行监测,使其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②B组给予静脉泵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其中,瑞芬太尼保持在0.15~0.25ug/(kg·min)。
1.4观察指标在不同麻醉方法下,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躁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躁动情况将以拔管前患儿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进行评分,并对两组的躁动发生率进行比较,其中,在强刺激下发生躁动,且躁动随着刺激停止而停止为0分、无外界刺激即发生躁动,但躁动可自行停止为1分、需要借助药物和其他物理方法才能停止躁动为2分。不良反应发生则以出现心率失常、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评定标准。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术后躁动情况比较B组术后躁动评分比A组的低,躁动发生率也明显比A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各出现有2例恶心呕吐现象,除此之外,均无其他不良反应现象,差异不明显,不具有可比性(P>0.05)。
3讨论
术后躁动即是在患者不清醒或者清醒的状态下不自主的行为,是全麻后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以出现无理性语言、不自主哭泣和烦躁、无意识动作等现象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儿童和年轻人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更高[3]。术后躁动若处理不当,可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进而会使患者心率增快、心机氧耗增加,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发生术后躁动现象的原因各种各样,其中最主要的是麻醉用药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虽然术后患者已逐渐恢复意识,但由于残留的麻醉药物使神经中枢系统功能未能完全复原,进而使患者对感觉的反应和处理不及时[4],从而出现躁动现象。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吸入性的麻醉用药便是引起躁动的关键原因,在本次研究中也可证明,采用七氟醚吸入维持的术后躁动评分较高,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为32%。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却能有效预防术后躁动,瑞芬太尼是临床麻醉用药中起效较快、清除较快的阿片类药物,而丙泊酚也是超短效静脉麻醉药,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无需考虑术后恢复状况,在停止用药后也能使药效很快终止,术后躁动现象较少,在上述研究中也可看出,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的患儿,其术后躁动评分较低,并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七氟醚吸入维持组。
综上所述,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七氟醚吸入维持更能使患儿有效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其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高飞.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7.6(13):154-155.
[2] 徐红梅,黄宣平,周红刚,张跃.丙泊酚与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11(11):127-128.
[3] 张海军,李玉兰,孙绕,刘景景.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9(11):95-96.
[4] 邓晓倩,王淼,吉阳.异丙酚、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9.4(0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