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辨证施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月8期   作者:杨巧玲 刘茜
[导读] 辨证施膳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延缓疾病的进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杨巧玲  刘茜
(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 辨证施膳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延缓疾病的进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CKD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导致机体出现能量缺乏、蛋白质等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导致其代谢功能的失调[1]。因此,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及其营养状况尤为重要。经临床实践,中医根据辨证施膳可有效补充机体需要,纠正营养不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CKD的治疗起到促进效果,现将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辨证施膳的意义
辨证施膳的方法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依据病人的寒热虚实及症型临床表现进行的选食配膳,是辨证施护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该方法主要遵循中医整体观念,通过合理调节食物的五味、因证施膳等,以食物之偏性用以矫正脏腑机能之偏,增强和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2]。《黄帝内经》中提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生病时更有助于身体健康;食之则可治病,能排邪而安脏腑,悦其精神爽志以资血气。由此可见中医食疗在防病治病中备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2.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识
慢性肾脏病属中医“肾劳、溺毒、关格”等范畴,多因风寒外感、饮食失宜、劳逸失当、久病及耗气伤肾等原因引起,风、湿、热、毒扰肾日久,耗气伤阴,肾络瘀阻,呈肾虚血瘀、正虚邪实[3]。在辨证施膳前要根据患者的症型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结合我科近年来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为:(1)本证①脾肾气虚: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纳呆腹胀,畏寒喜暖,夜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紫,脉细涩。②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脘冷喜热饮或泛吐清水,大便溏泻或五更泄。夜尿频多或小便清长,舌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弱。③气阴两虚: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细弱。④阴阳两虚:神疲无力,纳差少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2)兼证①湿浊证: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纳呆腹胀,便干尿少。舌苔黄腻厚或干,脉弦滑。②湿热证:小便频数或黄赤,小腹胀满。舌苔黄腻,脉濡数。③血瘀证:唇甲紫暗,肌肤甲错,腰痛固定或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4]。
3.中医食疗护理
3.1护理评估
全面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日常饮食习惯,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具体的中医膳食方案并及时协助实施。
3.2辨证施膳
(1)本证①脾肾气虚:宜食健脾补肾益气的食物,如炖服红枣、肉桂等,食疗方有红枣煲鸡粥,红枣莲子羹。②脾肾阳虚:宜食温阳的食物,如肉桂、羊肉等,食疗方:羊骨粥。③气阴两虚:宜食滋阴补气的食物,如玉竹、桑葚等。④阴阳两虚:宜食阴阳双补的食物,如牛肉、羊肉、山药等。(2)兼证①湿浊证:宜食健脾化浊的食物,如薏苡仁、白扁豆等,食疗方:苡仁煲瘦肉。②湿热证:宜食清热化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冬瓜等,食疗方:苡仁煲鲫鱼。③血瘀证:宜食活血化瘀的食物,如慈姑、桃子等,食疗方:桃仁粉冲服[5]。

3.3饮食健康教育
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无论其是何种证型,均需强调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低钾饮食,指导清淡饮食,戒烟酒。让患者及家属明确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从而引导患者自觉遵守膳食原则。同时,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及季节的变换合理进补。春季有利于阳气生发,宜清淡饮食;夏季炎热多雨,暑热潮湿,宜清热祛暑、补气养阴;秋季燥气袭人,宜清肺降气、生津润燥;冬季气候寒冷,宜进食温补。肥胖者宜选择健脾益气食物,体瘦者宜补益气血[6]。
3.4日常活动
适度的锻炼和劳作可以调节身心。慢性肾脏病患者多年老体弱,不耐劳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锻炼时应量力而行,强度应由弱到强逐渐过渡。平日可指导患者按揉肾俞穴、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做深呼吸屏气;亦可在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下散步、打太极或练习八段锦;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活动强度以自身不感到劳累为宜,每日有氧活动时间为30-60min不等,3-5次/周[7]。
4 结论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目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70%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确认自身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持续营养摄入不足,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免疫力下降、贫血症状加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感染次数增多、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8]。由此可见食疗在CKD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食疗作为一种现代自然疗法,追求药食同源、同理、同性、同效等原理,认为食物与药物源头一致、形状一致,且作用效果也一致[9]。中医食疗要求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不同的体质类型进行个性化的辨证施膳,通过日常饮食的调整并结合药物治疗来纠正营养失调,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辨证施膳因其成本低廉,食材方便易取而备受患者及家属推崇。
 
参考文献
[1]王艳.营养指导于饮食控制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7):1623-1625
[2]宋伟丽,张忠平,范德龙,张伟红.中医辨证施膳应用于临床饮食护理之探索[J].黑龙江中医药,2016(045)003.
[3]谢婷,余东容.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证候与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06(20):547-549
[4]陈盼,许陵东,陈继红.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分析[J].河南中医,2019,05(39):735-737
[5]孙蓓蓓,吉晶,王杰,何立群.中医辨证延缓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进展随机对照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3:89-92.
[6]刘显碧.中医饮食调和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5):372-373
[7]马迎春.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运动康复的专家共识[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9,7(35):537-541
[8]赵晓钰.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老年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03(6):141-142.
[9]胡少红,陈小美.辨证施膳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6,06(15):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