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月8期   作者:王朝红 李祥攀 陈秋霞 赵志刚
[导读] 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王朝红 李祥攀 陈秋霞  赵志刚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南苑新区麻醉科;云南曲靖65500)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择期进行子宫肌瘤腹腔镜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方案对手术后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在女性生殖器官内,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有部分患者在临床上无明显表现,但也有患者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有月经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腹部压迫不适等典型症状。目前,临床上针对子宫肌瘤患者一般是采取腹腔镜手术,而手术中选择何种麻醉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在全麻诱导及其维持中发挥着显著优势[1]。在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手术的认知功能影响,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拟择期进行子宫肌瘤腹腔手术患者11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9.1±14.7)岁,体质量指数(BMI)22.9~27.4kg/m2,平均BMI(25.16±2.33)kg/m2;观察组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9.4±14.6)岁,BMI22.7~27.5kg/m2,平均BMI(25.04±2.34)kg/m2。以上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已被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②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手术;③所有患者均不具有心、脑、肝、肾等严重脏器急性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全身系统疾病;④所有患者均已签署同意书;⑤本次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进行。
1.3麻醉方案所有患者手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开放静脉注射通道,给予复方氯化钠和咪达锉伦进行麻醉诱导,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即静脉注射2.2mg/kg丙泊酚、0.03mg/kg瑞芬太尼、0.5mg/(kg·min)艾司洛尔、0.14mg/kg咪达锉伦、0.15mg/kg罗库溴铵,将气管和呼吸机连接好之后,将呼吸参数设置在合理范围之内[2]。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于静脉注射0.03mg/kg瑞芬太尼,呼吸吸入浓度为1%~2%七氟醚,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保持在1.0MAC[3]。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术后认知功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①术后认知功能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以三十分为总分,分值越高则表示认知功能越好;②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以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异常、嗜睡、头晕为评价指标。
1.5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术后认知功能对比情况手术前,两组患者在认知功能上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不同的麻醉方案之后,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6例、呼吸异常3例、嗜睡4例、头晕4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82%;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呼吸异常1例、嗜睡2例、头晕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可通过手术治疗达到临床效果,然而手术中的麻醉方法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比较常用的麻醉药物有丙泊酚、七氟醚、瑞芬太尼等。丙泊酚可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虽然也能达到麻醉效果,但该药的镇痛效应较弱,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有抑制影响[4],在术后恢复期还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等不良反应,其应用价值不高。而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型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恢复期短、安全性高的优点,应用于临床麻醉中对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使用,还能发挥瑞芬太尼止痛效果好、恢复时间短等的优势。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其术后认知功能评分为(29.1±0.6),高于对照组的(24.9±2.3);并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82%(P<0.05),表明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方案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案。
 
参考文献
[1] 徐丹,金亮,罗方毅,胡玲,葛佳.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5(29):269.
[2] 赵丹.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7(30):111-112.
[3] 同鑫.分析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9(22):94-95.
[4] 孔令娟.分析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36):404-4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