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尚
新泰市新甫实验学校 271204
摘要:教师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数感和符号的意识。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以及数据的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具备模型的思想以及应用和创新的意识。这样学生在今后的数学科目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的顺利,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思维理念进行改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探究
现阶段在进行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和能力。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自主发展,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教育的价值。因此小学的数学科目教学,需要突出这一科目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制定专门的教学方案。并且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1]。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意识的培养措施
在进行小学数学科目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数学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数学意识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了解,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直观想象、抽象、逻辑推理、建模等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数学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其形成一种科学的直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生活实际作为设计的背景,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可以将本校的运动会项目作为活动设计的背景,进行图形的周长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对操场上不同的图形进行观察,并且对图形的周长进行计算。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切合实际,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2]。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措施
在进行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对位置与交换这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发起排队的教学活动。在排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位置存在一个具体的概念。也可以通过交换活动的开展,对位置和交换的关系进行了解。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的调动,而且在今后的排队活动中,学生都会具备这一知识概念。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欲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具备探究的意识[3]。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措施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精神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科目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要将学生从传统的定向思维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发表自身的见解,使得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内容上进行创新学习。例如在对混合运算这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运算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混合运算这一概念。也可以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切合混合运算之一教学概念,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混合运算内容不符,也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问题的探究和思考。长此以往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使其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4]。
结语:综上所述,在对小学数学科目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其作为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创造相应的条件。不仅要制定专门的实践课程,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动手能力,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科目的理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黎波,罗虎成,于敏章,肖梅.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7-10.
[2]韦丽竹.核心素养背景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103.
[3]彭雯,黎波,于敏章,肖梅,李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5):133-135.
[4]练海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