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连强
平原县汇文中学 253100
摘要: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角度思考情境创设策略,帮助学生尽快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前应当对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遵循物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展开教学,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并定期检测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为学生提问提供载体,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满足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策略;探究浅析
引言
情景教学法是以具体事物环境或心理环境作为承载来讲述知识的过程,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广泛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通过具体方式来使物理“具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更能够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习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情境教学法的的含义
情境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实际生活和特定场景创造出适应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初中物理的很多学习环节。教师要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些情境中的主角,参与对话和情境感受。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新颖的,即使他们没有接触或者是没有在他们身边发生过,教师也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给学生一种不同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更直接的知识。情境教学法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源地为英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一些以具体形象为主体的场景,这是大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情绪融入教学情境中才是最为重要的。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时不仅要注意主观情绪与教学情境的融入,还要考虑语言的准确性和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困境
(一)从教学方法上来看
教学方法目前使用的仍然是“灌输式”教学,这种教育法方式不符合现代化教学需求,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学生不会积极参与教学就会慢慢失去主动学习的能力。“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二)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初中物理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不够重视,有些教师认为花时间在实验上还不如多花时间在做题上,因此很多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都不知道,更别说具体的物理实验;其次是由于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导致实验活动进行的太过牵强,做出来的实验经不起推敲,有的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差,对做实验产生抵触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发展;最后没有对实验教学做出合理的评估,为了实验的结果去做实验,实验教学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实验教学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策略探究浅析
(一)策划物理情境
实验教学作为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的一种方式,也是体现物理学习成果的关键环节,教师以实验为载体对情境进行创设。比如,在“压强”一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开演示实验,并准备实验需求的各种物品,比如易拉罐、软橡胶、酒精棉等。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先点燃酒精棉,将其放置在易拉罐,并利用软橡皮进行封堵,过一会儿学生能听到砰的声响,易拉罐会变得干瘪。通过这种趣味性的实验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进一步提升,主要是初中生对新奇的事物会感受到好奇,能集中注意力观察。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物品,要求学生分组研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求知欲会被激发。在实验情境中,学生会提出问题,比如“易拉罐干瘪的原理是?与外界压力是否有关?为何发出响声?”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压强的相关原理,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二)问题情境创设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方式
(1)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时,还需善于联系生活因素,促进二者之间的良好融合,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之感,提升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积极性。对初中生而言,其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在此阶段也尤为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通过联系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则利于促进学生探寻日常生活之中所包含的诸多物理现象,让学生对生活之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产生疑惑之感,这样才可提升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更为深入的掌握物理知识。同时,通过此方式也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初中生能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进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关于生活方面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如可提出:当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中时,为什么道路两旁的树木会向后退?为何将筷子插在水中会产生“折断”现象呢?这样则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在生活之中也处处包含着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这样则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具探究兴趣,主动去探究物理知识的本质,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2)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问题情境式课堂
“问”是学习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核心素养下学生思维品质、探究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以“问”为导向,科学构建情境式课堂,能够从问题思考、问题分析、实践反思等角度,实现有效学习,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效开展。核心素养注重学生为主体地位下的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生成,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问”成为教与学的促进因子,强化学生学科思维品质等的有效培养。例如,在“气体压强”的课时教学中,学生对“压强”的迷惑与好奇,成为教师教学构建的重要切入点。学生对压强的感知,是这堂课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的问紧扣生活,同时也将教学在“问”驱动之下得到有效开展。教师在学生兴趣正浓之时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去感受压强的存在,同时进一步去思考,实验操作中易拉罐如何变瘪?让问成为教学的重要驱动因子。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进入现代化阶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教师可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思路,教师需重视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从而保障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贾雪省.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教学与管理,2019(36):86-88.
[2]赖金.创设情境,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99-401.
[3]洛古阿日.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20.
[4]韦芳莉.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27.
[5]马红光.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96.